工作室日常
在銀飾裡詮釋大自然
┃Erh. Jewelry Studio┃

Erh. Jewelry Studio,晏而(左)與卡卡(右)還有蘿蘿(狗狗),是 Erh. Jewelry Studio 的成員,起初是晏而先學金工,延續她從大學就有的手作熱情,後來擅長與人交際、述說故事的卡卡也加入,兩人的關係既像夥伴,又亦師亦友,一起在小琉球自由潛水時愛上海,才讓晏而有了把浪的線條化為實體的想法。
在城市裡要能找到一隅獨屬自己的僻靜,又隨時能開放給他人分享的空間,是一種想得卻不可得,但對 Erh. 來說,這都要謝謝象神。距離捷運站和周遭許多咖啡名店那麼近,拐進小巷裡卻離一切那麼遠,巷尾處的廢墟被房東整理過後 po 上網隔天就被晏而和卡卡訂下,而那時,她們才剛從泰國求過象神回來。

晏而畢業於實踐服裝,卡卡則念臺藝大圖文傳播,兩人最初是無印良品的同事,擔任服飾造型顧問時命運產生交集,波瀾不驚的簡單生活,因為同時迷上自由潛水,迷戀海的視覺與線條,浪花沖進了人生裡,海流開始把生命帶往不同的方向。

小時常與家人出國,多是去東南亞的國度,晏而爸爸每次都讓她選一件紀念品,她總是挑樸直率性而手感強烈的飾品,到了大學她喜歡親手製作小件的包包和飾品,那時總在現已閉店的敦南誠品前擺攤,進了體制工作多年,清爽簡練的無印風格卻沒有洗去她對手作的想望,決定走上那條始終懸在心頭的道路,在小琉球打工換宿,將海納入心底之後,她開始學習金工。


後來試著把小量的作品拿去市集販售,卡卡跟著一起去擺攤,這樣不具框架、彷彿時時自在流動的飾品,有許多人喜愛,雖然卡卡較不擅長將內心想法化成精密的圖樣,卻也被鼓舞出用自己的手敲打出意念的決心。於是晏而的房間成為起點,兩人作為夥伴,笑著說過去窩在裡面做銀件吸了不少粉塵,品牌由於卡卡的加入有更明確的模樣,晏而是 Erh. 的雙手,負責創作八成的品項,卡卡則是口,由她來述說其中種種,Erh. 從此被賦予靈魂,「還有工作室裡的陳設,我會一直有新的想法,總忍不住一週就換一次」,卡卡補充。
文 Peas Lin
攝 簡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