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樂趣在於
看同事們上演的即刻劇碼


一段回憶 小日子社內劇場


p1 1 1

文、攝 鄭雅文




在小日子工作之前,我是忠實讀者,想像這本刊物的編輯,是在舒適的早晨,慵懶起床,然後喝杯咖啡開始寫作吧,小日子的編輯應該很悠哉,然而真正進入雜誌社,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雜誌編輯時間根本忙到不夠用,大家不是在寫稿、約稿,就是在截稿的路上。雜誌工作總把人搞到頭髮亂糟糟,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才肯罷休,但為何大家仍能對這份工作保有熱誠呢?我想可能是《小日子》雜誌實在充滿了有趣的人與事。


在辦公桌前寫作,寫的是受訪者的故事,編輯如同劇場編劇,從海量採訪片段中剪輯出清晰故事線,我在寫稿的同時,眼前的同事們也正上演即刻劇場。首先登場的是美術 A 君,甫出社會的她個性非常單純,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正逢過年前夕,A 君要設計一款紅包作為隨刊贈品,老闆開玩笑說要她到迪化街賣紅包,銷量夠才有錢付她的薪水,她信以為真,邊哭邊問老闆:「所以要賣多少才夠?」全社笑倒,還以為看到賣火柴的小女孩。


另一位美術V君,編輯的需求都能快速回覆並且確實做到,她是截稿期的最末關卡,為了保持校稿的良好心情,儘管加班也會苦中作樂,最期待的是看她在夜市挑食物,金黃色的地瓜球,鐵桶裡乳白色的豆花,食物之於雜誌,如設計排版稿件畫面,照片動人,配色巧妙,排版畫面也就越生動。


除此之外,一位工作能力強,相處起來冷漠的同事,平時不和大家一起吃飯,總是獨來獨往,如同一道西伯利亞的寒風,在他旁邊好像坐在冷氣出風口,但有次和他分享自己的困擾,聊完突然有茅塞頓開的感受,原本鬱悶的心情紓解開來,才發現看似冷漠的他,其實幽默又溫暖。


最奇妙的是坐在我隔壁的同事,每當我專心回覆信件,或者正在看稿的時候,總會不時聽到旁邊的人開始唱歌,常讓我驚嘆於這人上班也太自在了。有次和她出差採訪,她就像遠足兒童一樣期待,斜背了個水壺在身上,按一下瓶口會彈起來的那種(通常是幼兒園兒童使用),編輯工作繁瑣,有時也不免焦急煩躁,看到她總是這麼開心地工作,也喚醒自己對工作的熱愛。


細數在小日子這幾年,還有好多情景說不完,猶記得離職和當時的同事主管聚餐,我的心情像參加一場畢業典禮,希望這是場不散的宴席,與裡頭的人能再相會。小日子雜誌這座大型劇場,有自己的靈魂,才會吸引有趣的人物來此,儘管人員流動,我想不變的是,屬於小日子的生動故事會在社內持續上演。●







鄭雅文   前小日子資深編輯,文字工作者,現為邊寫稿邊育兒的半熟手媽媽。曾到捷克重建老酒廠,著迷於老事物新生命,以及任何形式的美好生活。






延伸閱讀

相信喜歡的力量 做好一件事做好一本雜誌

各期雜誌一覽

小日子粉絲專頁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