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0 What is cest si bon
東漂慢慢過生活
山巒海浪皆繪成創作
文 張妤瑄 攝 王冠東
┃ 王冠東 ┃

王冠東 臺中人,以山海生活為師的創作者,現居住在臺東自建的工作室,透過移居來探索土地與人和內在的關係,並將生命經歷融入作品中。
一直以來,我熱衷於藝術創作、插畫設計和音樂靜心,2014 年,我帶著創作,從臺東都蘭啟程,遠行到尼泊爾、印度和青藏,直到新冠肺炎爆發,才回到臺中。然而,大城市的喧鬧,漸漸把我淹沒,當時,我一心只想離開都市生活。
而命運帶我再次來到都蘭的「月光小棧/女妖在說畫藝廊」駐地創作和展覽,在暫居期間,我發現自己著迷於臺東的山和海,與當地人的自在相處,更加深了我想留下來的心。


我很快地遇上了被棄置七年的工寮,沒有廁所和水電,卻擁有沓無人煙的靜謐和綠意,我不僅認定了這裡,更規畫自力造屋,於是我每天滿懷著興奮,從背包客棧騎車過來,看著日照的光影變化,想像我要在這裡開一扇窗、那裡砌一面牆,勾勒出工作室的藍圖。
我沒有空間設計的背景,從收集材料,房屋拆除,電管線安排,舊木料處理,每走一步路都是在學習,用保齡球館拆下的木料鋪成地板,蒐集花草為妝點,漸漸有了家的感覺。最初承接土地伴隨的不安和壓力也逐漸煙消雲散。


能被早晨的日光喚醒,風徐徐的吹進屋裡,和伴侶慢慢地煮一餐,好好吃飯,平時喜歡躺在小閣樓下的客廳,一人一張沙發放空,偶爾坐在面海的茶室,喝茶或靜心,像桑拿房般的浴室,因為開了天井,抬頭就能看見無光害的滿天星斗,常在裡面一待就忘了時間(笑)。

夏天玩水,冬天烤火,望著遼闊的海洋,海浪潮起潮落,就能放下所有煩憂。我時常觀察著山脈的輪廓,就像母親的肩膀,溫柔地承載和包容著住在這裡的人們;萬物生生不息,更像母親給予豐盛的愛,我帶著感謝和珍惜,將臺東的山海描繪成「島嶼母親」的畫作。

明年也將設立一區為陶藝工作室及觀海平臺,關注土地原生植物復育,希望未來不定時舉辦關於藝術生活、在地食材、大自然靜心的小型工作坊。這片土地滋養著我的創作,我也希望能從工作室孕育些什麼,讓離鄉的臺東子民願意回來,看見這裡的能量流動。●
┈┈┈┈┈┈┈┈┈┈┈┈┈┈┈┈┈┈┈┈┈┈┈
Cover story 120 What is cest si bon
\10年×7個單元×60個人物故事/
► 小吃喝|Patient 講究是怎麼一回事
► 小愛店|Favorite 我用我的生活開了一間店
► 小旅行|Explore 移動便是生命裡最大的冒險
► 小山海|Moving 生活是有選擇的
► 小空間|Practice 生活與空間都需要練習
► 小情緒|Finding 找尋自己的過程
► 小習慣|Details 細節讓我與眾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