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柔飽滿的時間裡
祝我們永遠勇敢健康


一年裡的某一天 再見 2022


S 111091714

文、攝 偉民




一件事,有時候像櫃裏層層疊疊的一件柔軟織物,像從冬天深處撈出來沾有靜電的毛衣,像毛衣上經久洗扯了的舊鈕扣,舊鈕扣上的細小裂紋,像那天打掃收拾,在沙發底下暗處意外尋得的小睫毛,捏著細看時還閃著光。每件事,都有藏於其後的意義,相互連結,彼此呼應,也都意味著某個「更高」的東西。一切我試圖想做的,就只是繞過去看看而已。


忘記從哪時開始,我試著刻意記下一年氣溫始涼的那一天,去年是十一月三十號星期三的那個清晨,大概又是耍賴不起床的藉口,儲了一晚上被窩的暖,像捨不得喝完還剩一口的熱湯,仔細斟酌地捧著喝。漱洗,摸貓,開窗試探天氣,決定機車前行的速率,先拿包裹或者先買午餐的次序,跨上書店階梯該是左右何腳,眼皮開闔的時間差距,面對初見的讀者應該停頓微笑或繼續整理。每個決定僅有唯一的一次,那一次,卻像圓環車道般將我輸送往不同的差異地點,建構起看似循環復沓的一天。在這樣精密的重複中,我還是無可避免地被改變了。


書店營業的時候,工作事務大略是擦拭、分類、上架等,偶爾收到有趣的書籍便翻幾頁,偶然瞥見前位主人留下的字句眉批,還留有一些心思去揣摩這本書直到我手中的曾經。但更多時候,我必須看顧自己。我突然開始有點認真地思考:此刻的我正在兌換的是怎樣的明天,我所做的這一切意義何在,這一切又能如何回頭照顧我所在乎的人事物,我是不是忽略了過多過小的決定而使自己逐漸偏離軌道,而我,究竟又是依憑著什麼,才能在如此廣闊的生命現場,保有這些餘裕,去嘗試分辨「放著」與「放下」的差異?


書店公休的每週日下午,陽光多麼飽滿的時間,我在電台放音樂。因為是陪伴型電台,接受聽眾點播。那天收到一位媽媽的訊息:「我想點播給親愛的兒子,今天是他九歲的生日;在聽節目的時候,他問媽媽說廣播裡的人真的會跟我說生日快樂嗎?所以我想點五月天的〈知足〉送給他,祝福他健康長大,勇敢堅強。」我記得那是一個溫柔的午後,天空套上了一件粉紅色的毛衣,我獲得了一顆鈕扣,真開心。


二〇二二年,我的貓離開,書店再度歸來,電台工作持續,媽媽的身體有放心的醫生照料著。我把去年冬天收起的長袖衣物洗過、烘過。有些事情再憶起,依然是當時的溫度與氣味。


我穿十年前買的衣服,迎接新的一年。●







偉民 給孤獨者書店店長。曾將位於審計新村的書店收掉,中間當過Muji店員與口語表達老師,因緣際會下,重新在富興工廠三樓將書店開起。






121%E9%A0%90%E8%B3%BC%E8%B2%BC%E6%96%87 %E5%B7%A5%E4%BD%9C%E5%8D%80%E5%9F%9F 1 %E8%A4%87%E6%9C%AC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