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1 Let’s have Hot Pot, My Friend!
細火慢熬的酸菜白肉鍋
守護姑丈一輩子的執著
文 張妤瑄 攝 Jimmy Yang
┃四平小館┃

黃婷 四平小館第二代老闆娘,四年前與先生一同接下姑丈(創始人)打拼三十年的火鍋店,現在主要負責外場。因為特別喜歡脆腸,常晃到客人身邊善意提醒:「脆腸不能煮太久喔!」笑說以前不喜歡酸菜白肉鍋,是吃到先生煮的才改觀。
姑丈從國中時就跟隨師傅一起做東北菜:酸菜白肉鍋、燒餅和涼拌菜,這些料理現在都成了四平的招牌。「一輩子做酸菜白肉鍋,沒做過別的。」是姑丈一甲子難得的執著,才有了飄香至今三十餘載、客似雲來的四平小館。
「當初聽到姑丈因為家裡因素而想退休,我先生二話不說拒絕了建築事務所的工作,說什麼也不願記憶中那份美好滋味被抹煞掉。」我是餐飲科系畢業的,本來就對吃食有了解,但是對學建築的先生而言,從執筆畫圖到拿刀切菜,勤學苦練了三年,姑丈才願意真正放手讓他去做。

當時先生跟在姑丈旁一步步學習,從倒高湯的姿勢、切涼拌菜的刀工,每個動作都要求做到和他如出一徹,那些累積多年的身體記憶,為的是讓食材與技藝都能發揮得盡致淋漓,更是保護廚房人員的安全,如此一絲不苟全是出於在意。
四平有一道涼拌菜「松柏長青」,姑丈很堅持不用市面上買得到的波浪刀,用一般刀子也要能切出波浪狀的豆乾絲;蔥絲和蒜苗也很要求風味和適口性,辣椒更不用說,先生常切得雙手又辣又痛,才知道什麼是餐飲業的講究。
廚房的每一個環節到現在我們都還是畢恭畢敬地去做。清晨四點到濱江市場、同一攤菜販挑菜,夏天選清脆的梨山高麗菜,冬日挑多汁的山東大白菜,交替使用,再加入高粱酒和花椒醃製出二十缸、每缸重三百公斤的酸菜。用豬大骨和雞骨熬煮湯頭,爐子不曾斷過火,出餐前再加入醃製半年以上的缸底酸菜,才慢滾出客倌桌上那一鍋濃香撲鼻、 甘甜順口的火鍋。


火鍋配菜我們也不假手他人,像是酸菜白肉鍋必備的川丸子,因為富含豬背脂,吸飽湯汁一口咬下鹹香 Q 彈;白肉也是清早從雲林送來的溫體豬,肉質軟嫩不柴;大甲芋角丸則刻意保留芋頭塊,綿密口感年輕人特別喜歡;芝麻燒餅的扎實樸質,是因為以老麵與芝麻醬一層一層疊出厚度,製作上也相當費工。
東北人習慣吃熱鍋配涼菜,我建議火鍋一上桌後不妨先喝口湯暖暖身,再放入喜歡的料與湯底滾煮入味,一片片地涮白肉,沾芝麻醬、韭花醬、腐乳、蝦油調製的主廚特調相當涮嘴,熱呼呼的火鍋伴著涼菜吃更讓人開胃,香氣撲鼻的燒餅,夾入醬牛肉、醬肘花熱熱吃下肚,飽足胃囊還能趕跑虛寒、通體舒泰。
接手第四年,我們也從推出冷凍包、單人鍋到參加市集,希望讓當代人也能接受酸菜白肉鍋, 習慣上館子的朋友,四平永遠歡迎大家團聚, 為的是讓更多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溫馨和溫暖。 四平小館的代表符號是圓形,象徵圍爐的圓滿,我們也會繼續讓四平街飄香著東北老味道,守護姑丈那份對火鍋的執著。●

⇀ 四平小館
臺北市中山區四平街45號
┈┈┈┈┈┈┈┈┈┈┈┈┈┈┈┈┈┈┈┈┈┈┈
Cover story 121 Let’s have Hot Pot, My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