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122 Organize and Reset
反覆練習、整理
淬煉出穩定的自己
文 張妤瑄 攝 安比 AEN
┃Papaya┃

Papaya 北一女學生,以半匿名的方式經營 IG 帳號:「papaya.108.study」分享讀書筆記與高中日常,讀書壓力大時會用織毛線紓解壓力(雖然通常沒時間做這件事),平時喜歡閱讀課外書並用文字抒發心情。
在大考的路上我們都是孤獨的,盡善盡美地反覆練習,淬鍊出一次正常發揮的自己,其中一個支持我繼續讀下去的力量,是透過 Instagram 分享學科筆記。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只是因為覺得筆記發佈在社群上排版很療癒,漸漸地,我會在內文吐露心情點滴,就像過去流行的交換日記或無名小站,我的筆記分享卻意外地受到歡迎,更有機會與網友交流知識、分享讀書技巧、或勉勵彼此,除了督促自己讀書,以半匿名的身份在社群上活動,會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經常在 Instagram 上分享的是分科筆記,根據我多年來做筆記累積的經驗,讀書時我總共會做三種筆記。第一種是「上課筆記」,從各科老師的上課板書中抄寫,很考驗專心程度,需要眼耳並用,並根據老師的性格而有不同的抄寫速度,適合應對段考及小範圍的考試。第二種是「消化筆記」,讀完複習講義的當下將不熟的觀念整理成圖表,測驗自己是否真正消化吸收內容。第三種是「錯題筆記」,意即將錯誤的題目抄寫下來,藉由複寫能觀察同類型題目的敘述意義,最後這兩種筆記比較適合應對大考。
而做筆記的工具其實都唾手可得,通常我會將所有科目集中在同一本活頁本,不同科目用不同顏色寫標題,再以活頁隔板間隔。做筆記和寫手帳的方式略有不同,有些人會覺得要用很多不同顏色書寫,版面才會精美,但我認為統一使用黑筆做筆記、螢光筆畫標題、紅筆做重點或補充,畫圖用代針筆,會更一目瞭然。而筆記本樣式,活頁紙的選擇,我會使用無印良品的方格紙,能靈活書寫且厚薄適中,油墨不會透到背面,讓這個 2D 平面能完整呈現所有我所需要的筆記資訊。
Papaya常用的文具如 uni0.38 的原子筆、MILDLINER 的螢光筆,在選購不同功能的文具時,統一色系則會讓視覺上更乾淨。
面對考試,雖然每個人讀書的方法都不同,但以我自己和身旁同儕為例,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做筆記就拿高分,通常一般人會想模仿學霸的筆記架構,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反覆練習出自己的一套方式,如此便能把整理模式應用於日常。
像是前陣子我經歷著邊準備考試邊戒除過敏藥物,我就會透過整理分析自己在身體好或不好的情況下分別可以拿到幾分、在班級哪個排名,預判當天可能的收穫成果,藉此清楚知道自己的水平。

整理是一個讓你更清楚認識自己的方式,透過一次次測試、面對、反思和整理出自己的筆記,除了訓練自己的思路還有心態,更能循序漸進、淬鍊出穩定的自己。聰不聰明是其次,但只要每一次都有準備充分,心中相信自己能考好的力量就會越大。●
後記(獻給備考的你們) 關於錯題筆記,我建議一個錯題至少要複習三次,口訣是「今天明天星期天」,今天訂正完寫上日期,明天再複習一次,當週六天後再複習一次,解題成功才代表學會,但數學題目則建議隔日複習,因為當天寫會對,通常是因為還沒忘記解法。
┈┈┈┈┈┈┈┈┈┈┈┈┈┈┈┈┈┈┈┈┈┈┈
Cover story 122 Organize and Res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