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52
Living the Dual Life of a Dreamer



騎車回家撿拾創作靈感
煮咖啡做甜點為人生留白



┃ 黃玠 ┃ 



「那時候身邊的朋友多是和我一樣,喜歡音樂,但身上沒幾個錢,六七個人共租一間房子,下班後把做壞的甜點帶回家,雖然邁向不大好,但能聚在一起吃真好。」—黃玠
「那時候身邊的朋友多是和我一樣,喜歡音樂,但身上沒幾個錢,六七個人共租一間房子,下班後把做壞的甜點帶回家,雖然賣相不大好,但能聚在一起吃真好。」──黃玠


黃玠 咖啡館店員・創作歌手・臺北人。獨立音樂創作歌手,退伍後曾在咖啡店上班,早期創作靈感多來自下班後騎車回家路上。曾喊出「以音樂改變世界」,成名作《香格里拉》寫出退伍前充滿夢想與掙扎的心情。邁入音樂之路十年之際,將於2016年八月舉辦個人首次大型演出。




如果要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在咖啡店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想,也許就像是放進洗衣機攪洗了很多次,褪到快要看不見色澤般斑駁的藍。

雖然從大學時期學習吉他,接觸音樂,也在當兵站哨的時候在腦海寫歌,持續不斷地創作,但不知道自己未來有沒有機會發片,為了讓生活能夠繼續下去,經濟層面考量下,退伍後我到咖啡店工作,一待便是兩年。

在咖啡店上班的生活很規律,我和同事們一起輪早晚班,白天班上班時間是中午 12 點半,晚上班則是下午六點半,偶爾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假日會上全天班。

店裡的坪數不算大,裝潢和陳設充滿日式風格,每天上班播放著輕鬆柔和帶點慵懶的 Bossa Nova,但實際工作卻不是這麼寫意:除了負責客人的咖啡飲品和餐點製作,所有和店裡有關的庶務,舉凡清潔事務像是擦桌子、洗碗,或是和供應商保持聯繫,確認物源充足,都是我的工作事項。

由於老闆堅持所有餐食皆不向廠商訂購,我有很多時間都花在製作鹹食和甜點上。店裡的其中一款三明治便是將生的蝦子一隻隻剝殼,剁成泥後再加上其他佐料,混合成蝦醬塗抹於麵包裡層;可能是因為我的手溫比較高,不適合揉摔麵團,最拿手的點心不是甜派而是熔岩巧克力,要做到巧克力漿內餡滿溢又同時完美成形,需要細細看顧,當時花費了不少功夫學習。每天做出一批完整的甜點,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待在店裡的時間較其他同事來得長,時常必須面對客人提問和服務需求。因為沒有提供電源插座,客人會前來吧檯詢問能不能供電;假日人多的時段,遇到客人隻身坐在四人座的情況,要想辦法請他挪動到店裡的其他位置;店內低消是一杯飲品,為此只有點餐食沒有點飲料的客人會有很大的質疑和反彈。

其實我也了解,自己對於經營一間店的想法和店裡的規矩有點出入,但身為店裡的一份子,我依舊努力和客人協調溝通,雖然有時候仍會讓我感到些許挫折。



「我的人生真的很簡單,只要有繼續在創作,每一天都會很開心。」
「我的人生真的很簡單,只要有繼續在創作,每一天都會很開心。」


那時候身邊的朋友多是和我一樣,喜歡音樂,但身上沒幾個錢,六七個人共租一間房子,下班後把做壞的甜點帶回家和眾人分享,雖然賣相不太好,但只要聚在一起就覺得特別好吃;當時我一個月的收入約莫九千塊,兩年間看著同期的同學們在各自工作領域表現優異,有的甚至升遷調薪,但老實說,除了窮一點之外,我卻是非常開心。

音樂對於我不僅是生活上的調劑,只要持續在寫歌,它就會一直存在於日常;在咖啡店工作的那段時間,每到下班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就是最佳的創作時間,像〈我的高中同學〉、〈送給自己〉,多是在等待紅燈轉為綠色的瞬間,自然而然地抓住腦海中出現的音符旋律譜寫出來的。

當然創作不全是那麼順利,尤其當跨出第一步之後,想辦法超越先前的成績,便是創作上最困難的事。把歌曲當作敘述一段故事,有時候會遇到瓶頸,為了讓整首歌更具完整性,我傾向往人多的地方,像是創意市集或是西門町找尋靈感。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創作,儘管無法靠音樂賺大錢,但對我來說,成功的定義無非就是可以持續專注在同一件事上,享受每一段認真且努力追求的過程。

偶爾會回想起在咖啡店工作的日子,當時沒什麼錢,會把同一件藍色 T 恤重複穿好多遍,也洗好多次,翻看那些當初一直穿在身上的衣服,早已破舊不堪,無形中卻也記錄著那段煮咖啡做甜點的歲月;同時在夢想與現實中追尋,卻一點都不掙扎,非常快樂。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會這麼喜歡現在自己在臺上的樣子。



黃玠「歡迎加入黃玠國 TICC 演唱會」
時間:2016/8/13
地點: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購票資訊請上ibon售票系統查詢







 楊芷菡
 韓承燁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