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涼如南風的古早味


一種滋味 夏日的南風冰菓室


%E4%B8%BB%E5%9C%96 IMG 6360 1
位於西港連通臺南市區的中山路上,不起眼的古早味冰菓小店需要放慢速度才找得到。


前些日子,回臺南參加表姊婚禮,席間與長輩懷念起古早味流水席,總鋪師辦桌手藝如何精湛,漁人用料的澎湃實在,送進嘴裡,每一口都滿是誠意。豔陽天翻攪大鼎爆油香,與人同高的大蒸籠掀出滾燙白煙,仍燒不過鄉下人家的鼎沸熱情。

年幼的我,總得強忍著玩心端坐在白鐵椅上,期待遞來一個粉紅色保麗龍盒,一打開是最愛的四菓清冰,這場筵席才算有個歡喜結局。

綿如細雪的白色清冰,飄散濃郁香蕉油香氣,拌入果乾、軟糖後的色彩,如同早期臺南辦桌紅白相間的遮陽布。磚紅色的大圓桌上,魚翅羹、紅燒蹄膀⋯⋯菜色如數家珍。經歷辦桌時代的人們,總能在白底藍花紋的小碗裡,舀起一口熟悉滋味。

宴客的指定冰點 ── 四菓清冰。來自成立於 1951 年的「南風冰菓室」,藏身於臺南西港地區,位於連接市區與舊時臺南縣的必經之路,留存超過一甲子的清冰製作手藝。

店內招牌為清冰系列,源自於日治時代的清冰,是將白色刨冰添加香蕉水(成份為白砂糖與香蕉油)攪拌而成,香甜濃郁,特色是口感細滑。招牌上所有口味,並非時常都能吃到,會依照時節盛產原料來製作冰品,加入手工熬製的鳳梨、梅子、芒果、桂圓果醬或芋泥,每一種都能嘗得出食物原本的味道。

用於舊時筵席的四果清冰,特色是加入軟糖、果乾、紅豆、鳳梨⋯⋯等配料,特別推薦雪淇紅茶,「雪淇」二字源自於日文 「せき(Seki)」,取自中文諧音,為清冰之意。將招牌清冰加入古早味紅茶,香氣十足,是南風冰菓室的熱賣商品。

「熱天呷涼水」(臺語:夏天喝冰飲)是臺灣南部的生活型態,能夠買到冰涼飲料的地方,除了雜貨店,就只能往冰菓室裡跑。早期本地的冰菓室總是聚集打扮入時的年輕人,除此之外,往來的臉孔形形色色,其中不乏鄉紳雅士,是有別於大城裡咖啡廳與沙龍的特殊存在。

當時飲料的選擇不多,僅能用時令水果來打成果汁和製作冰品。各地特產不同,所推出的冰飲也跟著不同。更直白地說,走一趟冰菓老店,嘗到、感受到的不會只是一碗冰而已。

盛夏午後,站在西港中山路的冰菓室門口,嘗一口古早味清冰,如海口倒入的清透南風,是我記憶中的夏日古早味。▍



南風冰菓室
地址:臺南市西港區中山路296號
電話:(06)-795-2372
FB:南風冰菓室





文、攝 曾威廉



曾威廉 出身臺南鹽分地帶,下半場的青春都耗在臺北城,一頭栽進出版業超過十年,曾在多本時尚雜誌擔任不時尚編輯。想看比較不正經的請搜尋臉書:精神科觀察日記。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