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66    Be Balanced in Life


在外雙溪岩壁上的山屋
重新紮根向生活學習


┃ Marina 林麗純 ┃


%E5%89%AF%E5%9C%96 1PHI 0922
聽著薩滿音樂或是靈性有聲書打坐,可以幫助 Marina 靜下心來。


Marina 林麗純  靈性創意工作者,曾任旅遊記者,英日文書籍翻譯。藉由旅行、冒險探索自我,一次在中東沙漠的旅程中,踏上薩滿的靈性之路。是「身土不二五感策展工作室」創辦人。




「對於自由太久的我來說,能重新接地氣,與人群連結,反而是我想要收復的能力,也隨時享受因應環境而切換的狀態。」

天氣好的時候,走到離家不遠的山邊摘些空心菜、地瓜葉,分別料理成不同口味,端上一鍋熱騰騰的印度香米,和朋友席地而坐的用餐、聊天,分享生活,是我最近很喜歡的狀態。

小學時我跟著家人搬到夏威夷住了幾年,12 歲回臺,對於學校的體制很不適應,反而跟生活在臺灣的外國人相處起來比較自在。新聞系畢業後,嚮往自由的我成為旅遊記者到處飛,但即便去了許多國家,卻總是因為緊湊的工作步調,無法深入探索而遺憾。

我是個對環境很敏感的人,很容易被古老的文化傳承所感動。有次到日本橫須賀市出差,採訪在當地蓋了一間海邊小屋的餐廳老闆,聽他分享大海帶給自己的生命啟發,以及想守護家鄉海邊生活方式的心情,樸實簡單的話語勾動了我,決定離開工作,深度旅行,好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E5%89%AF%E5%9C%96 14PHI 1099
循著山路往上走,也可以看到其他隱藏山林中的小屋。

辭職後我隻身到歐洲、中東旅行 13 個月,有段時間我走入荒涼的沙漠,陷入意識無限擴張、自我肢解的狀態,反反覆覆,彷彿經歷了一場死亡與重生。回國後為了瞭解自己的狀態,計劃申請美國藝術治療研究所,也開始閱讀相關書籍尋找解答,因緣際會下幫靈性老師李安妮寫書,同時跟著她學習,也藉由朋友帶領,開始接觸薩滿療癒(註)。

因為想找個接近自然的地方做為住家及工作空間,偶然看到有人在網路上出租外雙溪山上的房子,便決定租下來。這座山上住了許多對靈性有研究的人,像是瑜伽老師、功夫國手、寵物溝通師……,而我的小屋原本是一個觀景臺,房子依附著山壁岩石而建,只要一下大雨,可以在屋內石壁上看到瀑布水流,甚至還有一條貫穿房子的小溪。

我喜歡這裡融入大自然的感覺,夏天有螢火蟲飛到床邊,冬天被白茫茫的濃霧籠罩,倚靠在屋頂旁的天臺,看著一望無際的山林,吟唱薩滿歌曲,像隻猴子在山裡跑來跑去。但在這樣的狀態中,我的心仍未定下來,決定和朋友飛到世界各地做薩滿療癒。直到半年前,我像倦鳥歸巢,回到這座山中小屋。


%E5%89%AF%E5%9C%96 5PHI 0995
薩滿鼓製作完成後,最後會以點燃的甜草煙燻,用來祈福與淨化。

上個月,我特別回到橫須賀市與當年認識的海邊餐廳老友會面。看著十年後的他,還是在同樣的小鎮,恪守漁夫父親留下來的生活方式,如同紀錄片《壽司之神》裡的小野師傅,每天在同一時間,搭上同班電車,坐在同樣的位置,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工作,卻非常滿足。反觀這些年雖然去了這麼多國家,遇見許多知名身心靈老師,卻覺得沒有人比他努力守護珍愛的事物,完成傳承還要偉大。

過去為了趕稿,曾經三、四天都不睡覺,後來嚮往像個嬉皮,極端渴望奇幻冒險,但繞一了圈,才發現要腳踏實地的生活最難。現在我只想回歸平靜,而這座山就是連結著過去與重新紮根於現實的橋梁。我像一個新生兒,在小屋中學習如何好好生活。通常在早上七點起床,跑步、打坐、做瑜伽,然後到山上摘野菜,打一杯蔬果汁做早餐。一邊開始整理思緒、寫文案或備課,整理薩滿鼓製作的材料,研究春膳食譜,有時也會有人上山來找我按摩。

下午教課,或洽談案子;即便沒事也會到城裡的健身房運動,或是到爸媽家陪伴他們。平時素顏的我,下山前會特別化點淡妝,不自覺地繃緊神經,比過去更珍惜到城市開會上課的時光。對於追尋太久的我來說,能夠重新接地氣,與人群連結,反而是我想要收復的能力,也隨時享受因應環境而切換的狀態。●



註:薩滿療癒是遠古流傳下來,用以修復個人力量的療癒方式,存在於世界各地許多傳統原始部落文化中。





 吳亭諺
 張界聰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