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有綠意暖陽相伴的
老宅工作室
┃ 森林燦燦 ┃

馬克(左)與阿嵐(右), 原為設計公司同事, 馬克負責設計阿嵐則拿手插畫, 一同經營「mezamashikohi」而再次相聚,2014 年冬天成立森林燦燦,作品以果醬、皮件和服飾為主。平時習慣各自窩在房裡創作,用電腦大聲播放電臺節目「馬克信箱」,有訪客時則快速切換純音樂。喜歡大自然也愛種植花草,閒暇之餘相約一起爬山,前陣子才完成了北大武,但因時常被誤認是情侶或夫妻而有點困擾,採訪時不忘坐離一公尺遠。

客運剛駛過苗栗,窗外灰濛濛的陰雨天忽然轉明,日光從雲隙間一束束灑落,抵達臺中已是整片晴空,絲毫不見冬日留下痕跡,心情也跟著爽朗起來。靜謐的老民宅社區裡,兩側是整齊並排的家戶,我細數門牌逐一找尋,眼神對上正透著窗向我招手的馬克,門外高掛一株姿態猖狂的女王鹿角蕨,和滿地恣意奔放的植栽,綠意映著午後暖陽,畫面恰恰符合「森林燦燦」的閒逸自然。

「森林燦燦名字由來其實有點俗氣,風水師說我命中缺木和火,所以乾脆選了這幾個字。」馬克說起話來總伴著笑意,他和阿嵐原是設計公司同事,幾年後重拾向母親習得的手藝,開起早午餐店,包辦店內甜鹹餐食,而到臺北生活的阿嵐,則利用工作之餘接觸皮件、金工等等手作。這些日子各自攢積的靈感,直到阿嵐回到熟悉的臺中後,才終於釋放。

工作室沒有複雜的色彩與結構,以不破壞公寓舊貌為原則,清除了塑膠地磚露出老房原有的磨石子地,天花板因祭祖燒香留下的燻痕,也用白漆仔細刷過,中間擺放的長木桌鋪上淡綠色草蓆,更襯皮件的光澤。「我們把鐵欄杆拆掉,玻璃窗直接對外,光線在不同時間照射有不同的影子變化。」阿嵐指著靠窗長板凳說著,那是她最愛的角落,時而隨性拎著材料工具到處創作,馬克則習慣守在縫紉機前。清幽的環境讓兩人安心創作,也因少有觀光客經過,到訪的都是特地前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