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日常


把生活捏進陶裡面



┃ 製陶方式┃



%E5%89%AF14



小方(右)與老樊(左)共同生活在臺中老宅中,小方經營工作室「製陶方式」,老樊是他的學生。小方當初為了作陶遠赴桃園山上拜師,鍾情於單純的手感與素雅的顏色。他愛陶因為每個人都能捏出屬於自己的個性,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並笑說除了作陶,生活中沒有其他擅長的事了。取名「製陶方式」,是作陶方式也是作陶的方氏。




陶是自由的,每一雙手捏出不同個性;釉是自由,同一批釉料能燒出截然不同的釉色;燒陶是自由,做到萬全,進窯也只能聽天由命。這是小方愛上陶藝的原因。土有不羈的性格,可狂野可陰柔,情緒會透過雙手融入土坏中,作品就像是製陶人的另一個自己。

製陶方式藏身在臺中的一間老房子裡,工作室裡有小方跟老樊一犬三貓,老樊是小方的學生,兩人一起生活,各自經營風格不同的品牌。雖然不是臺中人,但這裡是小方接觸陶的起點,在東海大學念工業設計,畢展時選擇了陶為媒材,從此將土揉進生命。



%E5%89%AF2


畢業後小方一心只想作陶,隻身到桃園山上向陶藝家徐興隆、洪瑩琪夫妻拜師學藝,師徒以能獨當一面辦個展作為約定,在山中一待就是三年。徐興隆擅長柴燒茶陶,洪瑩琪精於雕塑,初期只有他一位學徒,日式嚴謹風格的師傅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每個步驟都得做到完美。三年來日日做陶,有時一個禮拜都沒有踏出工作室,小方回憶起來,笑著說苦,也偶爾感到寂寞,但他多少有不服輸的精神,耐著性子熬了過來。在山中一個人的日子,領養了愛貓達利作伴,牠隨小方從桃園來到臺中,體重從三公斤到九公斤,工作室加入了新的夥伴,達利一直都在。



%E5%89%AF6


2015 年小方回到臺中,原本落腳在市場附近的透天,前年秋天散步經過一間庭院龍眼樹長到街道上的老房,他被光影綽綽的超現實場景吸引搬到這裡,雖然龍眼樹被房東移回老家,但重新種滿他愛的蕨類與爬藤植物,每天工作之餘花小一段時間張羅庭院。工作室裡只有單面採光,他將最好的位子留給餐器,下午陽光會從葉子的縫隙照進來,在器皿上變化浪漫的波影。兩旁的古董餐櫃則是從鳥飛古物及洽順選庄而來,收納著素雅的作品,古董與陶作一起凝結了時間。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