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我的小日子╳ 30 人
文字.攝影=王盛弘
寫散文, 編報紙, 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著有《十三座城市》等散文集。新作將於秋天出版。
Q1. 平時喜歡的戶外活動是?
我常去爬山。不是征服式的攀登,而是踅踅親山步道,每回三、四個鐘頭。旁人爬山都愛一大早,我則一如平日,中午方才出門,為的是將爬山這回事收編為日常生活一部分。春夏之交最宜出門,日麗風和、春花爛漫,維多利亞時代人們以為花是為人而開,真相其實如大衛‧ 艾登保祿所言:「植物才是真正的主人。」我樂於當植物忠誠的追隨者。
Q2. 平常會去哪裡爬山?有哪個地點給你的感覺不一樣?
台北盆地親山步道既多且近,總在大眾運輸系統可達的所在。出國旅行我往往也會就近走點山路,南ㄚ島家樂徑是每到香港都要消磨半日光陰的山路。家樂徑地勢緩和、路面平坦,雖有人跡但乾淨、安靜,全長六公里,慢慢走約花兩個小時可抵達榕樹灣。前後有蘆鬚城泳灘和洪聖爺泳灘,前者僻靜、後者喧鬧,且看個人喜愛,不妨逗留片刻。在榕樹灣用過晚餐,天色轉暗再搭渡輪,當駛進維多利亞港,香江最富盛名的夜色層層逼近,那美具有動感,十分過癮。
Q3. 登山帶給你什麼無形的價值?
工作、寫作是生活重心,埋首其中,有時竟至略感到失去平衡,起心動念要到山裡,走著走著,呼吸漸漸遲重,流了薄薄一身汗水,專注於腳下的步伐、眼前的風景,心上負擔緩緩減輕,神志撥雲見日,頓感舒爽與開闊,便又有了面對艱難的力量;也曾靈光一閃,新的創作題材湧現,或解決了難以為繼的瓶頸。
但是多爬了山後,爬山已是目的,而不為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