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物囤到性格深處
又會成為新的奇蹟
一些收藏 少年安端和他的牛奶瓶

文、攝 瓦力
我是個非常喜歡囤物的人。非常難為情地說,皮夾總是脹滿一些無用之物。它們慣常是過期已久的電影票根、臨時塗塗寫寫的靈感詩句、像取自梵谷畫作中長得太茂盛的向日葵花瓣,應該兌換卻沒有兌換的點數卡,或是被忘掉的發票。不小心抖動皮夾太厲害的時候,會掉出一些足以風化成爛泥的史前遺跡也說不一定。
皮夾已然如此,生活裡的囤物更是驚人。由於寫作的關係,累積了來自各地,輾轉相送的錄音帶、黑膠或 CD。這些美麗的事物充滿我的生活,沒有位置安放它們的時候,就會橫空長出枝枒,好比原本堆放在櫃子上的唱片,不知不覺就從地上冒出根來,長成一棵斐然相疊的小樹。然而囤物也不全然沒有它的好處,有些奇蹟會從生活的縫隙自己掉出來。
就像我牆壁上一張楚浮《四百擊》裱框海報。它老了,它舊了,鏡頭裡的人物卻還是那樣的年輕。這張《四百擊》海報約莫是二十年前,大學進戲院看楚浮經典重映時送的贈品。我把它貼在宿舍房間門口,少年安端(《四百擊》主角)凝視著成人世界的虛偽,懷中的白色牛奶瓶和黑色的衣服相映成趣,而那灰色的臉孔好似寫滿抵抗世界的寂寞宣言。
畢業前夕,望著門上的海報,回想起多少電影相伴的無眠之夜,和多少次聆聽 Pink Floyd 的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心中不免激動。我小心翼翼地把海報從門上取下,卻還是在邊邊角角留下痕跡。大概一般人看了都會搖頭,想想丟掉算了。身為天生的囤物狂,還是把海報留了下來,塞進一個我老早就忘了的角落。
多年以後,搬進了我現在的這個家。家裡擺設很簡單,幾盆龍舌蘭和音響器材,除此之外就是無數的唱片和舊物。牆上倒是光禿禿,一直想放張畫卻遲遲找不到適合的圖片。有天夜裡地震,把心愛的唱片和舊物震得滿地都是,CD 殼破的破,老屁股們全跌得筋骨疼痛,一時滿目瘡痍,算是對囤物狂的復仇。然而有些奇蹟會從生活的縫隙自己掉出來,這張早就忘掉的《四百擊》海報就這樣重新墜回到我的生命裡。
回頭一看,還好,安端還是那樣的眉目清秀,懷中乳白色牛奶瓶也安然無恙,一如過往的傲少年和後來的我,經過了何止四百次打擊的磨難,終究沒有成為一個破掉的黑色大人。●
瓦力 浪漫到無可救藥的囤物主義者,集滿壞品味與奇癖,拒絕忘記事物,開了一個「可以記得事物如何消失的軌跡」的寓所 ── 瓦力唱片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