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54     After the Dark


跑步和閱讀的光芒
令我們不再害怕黑夜


┃ 盧建彰 ┃


%E5%89%AF%E5%9C%969 MG 9411
Kurt 覺得少了過度的光,反而更易聚焦,會注意到在暗處的吉光片羽。


盧建彰(Kurt) 臺南人,念企管和電影,到臺北做廣告 16 年,歷任奧美、智威湯遜廣告創意總監,是廣告導演、詩人、小說家,也是一位跑者。寫了六本書、兩首歌,著有《文案力》、《跑在去死的路上,我們真的活著嗎?》




有一句歌詞是這麼寫的:她走路像夜晚一樣地美(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我喜歡夜晚。在白天,我們努力曝光自己,某種程度有點像廣告,明明不像表現出來得那麼強壯勇敢,或許還借了一些人造陽光。夜晚的沉穩冷靜,讓人較能誠懇地面對自己,願意示弱。

我喜歡在夜間跑步, 跑步就是我獨處的方式。以前在廣告公司上班時,很多人是「三點不露」,意思是下午三點以前不露面,我卻不是這樣。自己剛開始當基層文案時也常工作到半夜兩、三點,但我發現一群人在一起,到了晚上八、九點後就不會再思考,多數處於「腦死」狀態,開會也變得假假的,只是撐著演出「我工作很辛苦」的樣子。

所以我當創意總監時,喜歡在早上 11 點開會討論,之後就是大家的自由時間,要去看電影、喝咖啡都隨便,只要隔天早上拿得出 Idea 就好;六點準時下班,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其實我所有的創意都是在離開辦公室才發生,常常是在走路、騎腳踏車、吃飯、聊天、看電影冒出來的,其中一塊大量創作的時間與空間,就是在晚上跑步。



%E5%89%AF%E5%9C%967 MG 9475
有時一邊跑步會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開始跑步,是從 2000 年。那時我還是奧美廣告的菜鳥文案,因為做 Nike 的廣告,每週二、五晚上和同事一起跑步,當時信義區的高樓還沒那麼多,許多荒地上還種著菜,我在全國最貴的菜園四周跑,一次五公里。從一群人到一個人,從一週兩天到一年 300 多天,從臺北、南崁到每個出差旅行的城市,夜跑的習慣一直持續至今。

跑步幫助我安靜、沉澱下來,把繁複的事情重新整理。跑著跑著,常常覺得我周圍的空間,變成了四面鏡子,照出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模樣,看到各個角度的自己,也看到不同時期的自己。

還在奧美上班時,有段時間我和龔大中一起跑步,那一年奧美的廣告得獎數非常少,當時兩人都是最底層的菜鳥文案,我們說一定要把這塊招牌擦亮,隔年就拿了許多金獎,這是在跑步中立下的承諾。

我常覺得日常生活中,藉由交通工具移動,時間很短,速度很快,像是動畫人物的瞬間移動,身體在甲地分解,到乙地重新組合,而我就在這個過程中,遺失了某一塊的自己。但是跑步不一樣,是真正靠自己的力量在前進,一步步地找回完整的自己。

因為廣告後製公司在內湖、民生社區一帶,每當一天工作結束,我習慣在富錦街的咖啡廳像是「de’A」裡吃點東西,看看書,寫寫小說,在八點多換上跑鞋,以咖啡店為起點,沿著民生東路穿過巷弄、人行道、斑馬線⋯⋯,跑一個小時。我常在跑步時看見自己的不安。

廣告是強烈的商業與利益導向,我一年參與的廣告預算有 六、七億,規模、花費和資源都算巨量。而拍片是要把我腦中的風景變成真實,許多細節永遠都在調整與修正,工作人員總是處在高度的挫折感中,能夠感受到快樂和榮譽的時間很少,其實剪接、攝影、燈光、演員、場務都做得比我多,最後的光芒卻集中在導演身上,讓我常會為這件事感到苦惱。再經典的廣告,只要商品改款,就不會再播出,所謂的金牌文案有意義嗎?這是一種虛幻又自卑的感覺。



%E5%89%AF%E5%9C%9612 MG 9464


夜晚的跑步讓我有空間帶著謙卑的心,去洗滌自己。我開始嘗試在其他地方尋找對價關係,就像造紙的人每砍一棵樹,會在另一個地方種十棵樹。所以我去大學教書,拍公益廣告,三年內拼命寫了六本書,某種程度地跑出原來的軌道,看到更多不同的生命樣態,最有收穫的是我自己。

跑步時我經常身上帶著一千元,跑著跑著就會繞到書店,在民生社區我會到金石堂書局。因為我住在桃園南崁,也常去南崁 1567 小書店,沿著溪邊、步道、鐵軌、小坡一路跑,繞過去跟書店老闆娘聊聊天,買兩本當週新出的小說,我喜歡用鈔票投票,去支持我認同的理念,幫助自己擁有更理想的生活。

一直以來,跑步和閱讀對我來說是充電,也帶給我安全感。每天跑步回家,幫女兒洗澡後,我會看兩個多小時的書。在一天結束前,我很確定我從跑步和閱讀中得到確切的快樂。就算是工作不順利,害怕死亡,害怕沒錢,遭遇最糟的狀況,明天醒來我還是可以繼續跑步與閱讀,不必因為害怕什麼,而去說自己不想說的話,變成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對我來說這就是大丈夫,這是有錢也沒辦法得到的快樂。

就像在夜晚其實不必去害怕黑暗,只要我們自己本身有光,即使亮度只有一燭光,在黑暗的房間反而會很亮。再微弱的光,都能照亮自己眼前的路,重點是自己有光嗎?這才會讓黑夜成為自己的夥伴。





撰文 駱亭伶
攝影 簡子鑫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