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誰喜蹦   Podcast S8EP1、2



把問題化為創作
在生命的困頓中找回快樂




%E8%B3%87%E7%94%A2 3 1

盧建彰
廣告導演、詩人、小說家、跑者


DSC06692 %E6%8B%B7%E8%B2%9D edited 4

你有嘗試過創作嗎?有被鼓勵創作過嗎?
你還記得小時候在課本上亂畫的自由嗎?
你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只是你忘了,
讓盧建彰陪你重新練習。



我17歲的時候,媽媽因為車禍腦傷,差點要過世,後來變成失智症,在過去的30年,我一直對於生命有許多的困惑,它困擾我,但也啟發我,甚至幫助我做出許多作品。

我收過非常多的病危通知,媽媽病危、跟我在一起16年的狗突然癲癇發作,這些生命裡的波瀾不斷的襲來,我非常難受,甚至有點不知如何是好,每一樣都只能去面對、去處理,但是我很清楚知道,我自己的問題是沒有被處理的。

我跟我的編輯求援,她充滿智慧的建議我:「那你要不要創作?你要不要寫本書?」

我就從那天開始,每天早上4點多就醒過來,5點鐘就坐在書桌前面,開始書寫。

我書寫的其實並不是我所遭遇到的那些大事,我想要讓別人知道,也許當我們面對到生命裡的大事,你未必得直接去解決那件事,但你可以尋找一個方式,讓你有恰當的姿態,好讓你可以面對巨浪衝過來,你不會抱頭鼠竄,你甚至有機會站在那裡,理解甚至接受。

你現在遇到什麼問題?

如果你回答我:「你的人生沒有問題。」我會很好奇,甚至會請你再多想一想,會不會你只是沒有想?沒有意識到「你有問題」,或者你只是假裝沒有,或者你只是別過頭去。

我們都有問題,但我們也可能都有答案,我們自己就是答案。


DSC06637 %E6%8B%B7%E8%B2%9D 1 edited


DSC06651 scaled

我從一個問題少年,變成問題中年,還在試著要回答問題,所以我寫了十七本書,我拍了一百多支片。

創作在問題面前是一種「保護機制」,能夠增強你的自癒能力,讓你能夠隨機應變、能夠理解世界,同時利用世界。

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不只是別人眼中的你,比方說你老闆眼中的你,如果你有創作的話,你還有一個屬於你自己眼中的你。

一個會寫詩的你,
一個會唱歌的你,
一個會畫畫的你,
一個會做肥皂的你,
一個會玩電吉他的你,
一個不知道,
但那個你,就不會是別人眼中定義的你,
你會因此感到安全。

讓自己有很多種樣子,你會更有機會喜歡你自己。

真正珍貴的不是作品有多了不起,而是你做了這件事,你意識到你可以做,不管別人的評價如何,你有做的你跟沒有做的你,就是不一樣嘛,這是沒有人可以否定的事實。

包含你,你也不能否定你的價值,

你現在是有一個作品的人,那你怎麼會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367432794 717876600353687 1944412878418641685 n
《叫你不要創作的 不是對你好的》有鹿出版












Q 當廣告導演是和客戶合作,你喜歡自己發想題目,還是完成別人給你的命題?

A 我這十年,很多客戶會找我拍企業形象片,譬如說人壽,我拍的是肺腺癌,取材自臺灣真實故事,一對父母在兒子癌逝後夢見兒子來托夢,提醒他們搬離空污地帶,兩人從此隱居山中。

很多人會說:「啊這跟人壽有什麼關係?」

每一個壽險業務員都會跟你說:「我們在乎你的家人,我們要保障生命。」那如果這是所有的生命正在面對問題,你怎麼可以不回應呢?

這是客戶的命題嗎?當然是客戶的命題,只是我的答案不是他原本想到的,這不就是我的價值嗎?有人給我一個題目,我想出屬於我的答案。




Q 盧導現在還會自我懷疑嗎?

A 我非常懷疑我自己,常常會開玩笑講說我就是個北七,但我不是在開玩笑,我是真心認為,很多事情我不懂、我不理解,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我覺得很恰當,所有的哲學都來自於「追問」,表示你沒有答案(如果有答案幹嘛還要問?)但是問了未必就有答案,或者説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答案。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有很多樣的答案。


Q 如果回到五歲的自己,再遇到自己現在發生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嗎?

A 這是我常在想的事情,很有趣哦。我五歲的時候,我家遇到經濟上的劇變,我就去計算,我爸那時候到底幾歲啊?我爸遇到他的老婆車禍差點要死掉是幾歲啊?一路慢慢的經過了他們人生重要的節點,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天啊!我爸為什麼可以在才三十歲的時候,就突然要從富家少爺變成要去幫人家工作?領三萬塊的薪水還要照顧兩個小孩,還要欠債,忍受那些根本不是因為他花天酒地所帶來的債務呢?為什麼他可以承受?

當時他怎麼做?

我回想起來,都很奇妙,他騎著摩托車,載著我跟我妹妹,迎著風,沿著臺南市的安平路,右邊是運河,他一邊騎著車、一邊唱著歌,我跟妹妹在後座聽著他唱歌。

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還能夠笑嗎?

回過頭來說,五歲的我應該還是會一樣無助,但我知道即使日子不好過,家人每天都在一起,我們家就什麼都有了。


DSC06609 scaled

Q 你在《叫你不要創作的 不是對你好的》書中寫道,第一次幫女兒綁馬尾不太順利,你也留著長髮,為什麼會感覺到困難呢?

A 幫自己綁馬尾跟幫別人綁馬尾是不一樣的事(笑)你會幫自己綁馬尾,未必可以幫別人綁馬尾,你要對方能夠認同、能夠喜愛,那又是另外一件事。

你有照著鏡子自己剪過頭髮嗎?因為鏡子跟你是相反的,當你的右手往左邊,這樣到底是往左邊去、還是往右邊去?

幫別人綁馬尾也是,我幫我女兒綁馬尾,她第一次說:「爸爸,你這個馬尾不夠高。」我說:「從我的角度看很高啊!」

從我的角度去看,在別人眼中到底又是什麼模樣?


完整專訪內容請收聽〈小日子誰喜蹦〉PODCAST
S8EP1〈把問題化為創作在生命的困頓中找回快樂〉(上集)
S8EP2〈叫你不要創作的是什麼?那都不是對你好的〉(下集)



文字整理   廣子
攝影  陳芳儀
特別感謝 有鹿文化





%E8%B3%87%E7%94%A2 3 1
%E5%B0%8F%E6%97%A5%E5%AD%90%E8%AA%B0%E5%96%9C%E8%B9%A6 %E7%A4%BE%E7%BE%A4%E5%B0%81%E9%9D%A2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