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Time to go
文、攝 胡欣怡
電影幕後工作人員。為了成為製片而去學導演,卻發現編故事很適合愛作夢的自己。習慣在每一個工作結束時休假,沉澱身心;有經濟能力後,愛上去陌生的地方生活旅行。
# 體驗之旅 # 雲南沙溪古鎮 # 民宿小管家 # 生活觀察
拍片的工作步調很快,人與人的相處十分密集,我習慣在一段工作結束後獨自旅行,細細地體驗生活。幾年前曾來過雲南,當時以為自己是因為喜歡山而偏愛這裡,但在秋天去了沙溪古鎮後,才發現其實是愛上那一份寧靜。
也許是山高路遠,也許是居民窮得沒有經費翻新住宅,昔日茶馬古道的重鎮(註 1)很幸運的被保留了下來。
能夠來沙溪生活是一種緣分,朋友十年前來到沙溪,租下老宅,經營「58 號小院」民宿。不久前,她買了新居,我趕在民宿歇業前,報名打工換宿一個月。前往沙溪並沒有直達車,必須先從麗江客運站搭車到劍川縣,再轉農村客運入鎮。

卸下都市的快速步伐,一下車便得先適應沙溪海拔兩千公尺的高原,也因為喘,快步都成了漫步。剛抵達的下午,我迫不及待地逛起這 20 分鐘可繞完一圈的古鎮。在鎮上的要道「寺登街」上,一磚一瓦都很吸引人,民居牆上每個壁畫都有不同的意義;踏著坑坑窪窪的石路,想像每個小坑是否都曾經有馬幫的足跡;黑惠江邊,等待遊客的馬兒在江邊放風,時空彷彿就此凝結。
「58 號小院」是當地傳統木造建築改建的客棧,有個可以曬太陽、種植許多花草的院子。我的小夥伴是三條狗與四隻貓,平日天冷,牠們總是各自散落在院子一角曬太陽,惹得我也不禁拿起一本書,搬了小凳擠在中間,悠閒地享受日光浴。

在小院的生活,每天就是煮咖啡、招呼客人、帶狗散步、去小市集買菜。不過,買菜的工作說簡單也不簡單,除了品種與臺灣完全不同,傳統秤砣秤重的計算方式,也教人看不懂,即使已經揹上當地人上市集都會用的編織揹籃,只要一開口,便會被菜販亂開價。後來,我學會在買菜時,帶著小院的小狗同行,牠們在這裡生活好幾年,老闆都認得,有牠們在,就不怕被當成外人。
每當小鎮有活動,與我熟稔的當地人都會鼓勵我參加。如農曆二月八的迎太子、房子上梁的 八大碗(註 2)宴客等。最讓我期待的,還是每週五的趕集日,這是沙溪最大的市集,附近彝族、白族都會搭幾個小時的車前來參加。賣的東西千奇百怪,除了菜肉水果、山產乾貨、五金百貨外,還有補牙、現場印照片、自製奶粉,甚至也有「賣頭髮」的小攤。
沿途隨處可見盛裝打扮的彝族女孩,大大方方的黑帽子,鮮豔華麗的百褶衣裙;白族奶奶的傳統百搭圍裙與腰帶,把側背的紮染布包掛在後背,整體搭配相當帥氣。我忍不住到白族服飾攤上挑選,當地的白族小姑娘說:「那是給老人穿的衣服,你去跟人家湊什麼熱鬧?」整個市集無奇不有,活力十足。
返回小院,每當深夜時刻,負責清掃的小妹下 班後,只剩我一人,常在大廳與來自中國各省的客人泡茶聊天,交換著彼此的故事。這趟旅程中,除了認識新朋友,最大的收穫是靜下來獨處,聽自己的聲音,在這個時間凝結的古鎮 裡,生活,真的可以很簡單而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