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比德|和孩子共享 讓生活裡的變動成為陳列的風景

譬如我喜歡讓小荻多接觸不同材質的器皿,吃飯的陶器、喝水的玻璃杯,在觸摸裡培養對質感的敏銳度;也慶幸自己是個喜愛且欣賞玩具的大人,能夠和小荻共享,於是家中的玩具能夠順理成章地成為陳列的風景,成為視線所及的童趣。

周倩如|為茫茫書海建立秩序 是我的幸運也是幸福

身為國家圖書館館員最重要的是能透過自身整合與判斷技巧,精準回應每一位讀者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書籍,反之,可以藉由這項工作接觸到不同的專業,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知識的成長,因此,我感到十分幸運和幸福。

Blair|不再讓物質佔據心靈 以減法生活開啟靜好歲月

整理是透過物品梳理過去,收納是明白要把什麼帶到未來。我認為家的樣子和心的狀態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房子裡淤積了太多東西,進而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其實當我們嘗試把空間變得更整齊,身心也會獲得調理。

袁艾菲|練習捨去不適合的物質與人際 才能真正看清與成長自己

三十歲後段,我變得安穩,不再隨著大眾的定義或期待隨波逐流。一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我不是少了什麼,而是要學會把不適合的東西捨離掉,無論是物質的、人際的、心靈的,才能真正看見跟明白內在的自我。

綜口味娛樂|盡情去碰壁去踢鐵板 夠痛了就是復原的開始

想更早頓悟,就請發揮洪荒之力去經歷各種事情,勇敢地去愛人,勇敢去做任何事情。我非常鼓勵大家去碰壁,因為隨著時間,壁只會越來越厚,如果一下子就撞到超厚壁,真的會一蹶不振,慢慢訓練撞小壁,等到頭夠硬了,再厚的壁我們都撞得碎。

Amos Huang|讓物件長成生活的紋理 是對收藏者的理想狀態

買到一款好看到你自己很喜愛的物件時,就會不自覺地想要把它展示出來,當它存在於你生活起居視線所及的範圍內時(大部分時間也只有你自己看得到),心裡總會想起當初與物品相遇的快樂,僅僅只是在那裡,心情就會很好。

大紅|把露營融入日常生活 買高級裝備就不會心痛

營造戶外風格不一定要花大錢,添購簡便且能靈活運用的露營設備,跳脫傳統收納的框架思維,以手作巧思與生活靈感輕鬆轉換居家氛圍,就能夠過著這樣美好又快樂的日子,套一句我的口頭禪:「就是這麼純粹,簡單又暴力」。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