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芳│那年頭,少男少女橫死歌中,是很潮很酷的
流行樂史恐怕再也沒有哪個時期,暢銷單曲榜上塞滿了少男少女橫死的催淚故事,後來甚至專門為這種歌曲列出門派,稱為「青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s)」,或曰「催淚歌(tear jerkers)」、「濺淚曲盤(splatter platters)」、還有更直白的「死亡之碟(death discs)」。
流行樂史恐怕再也沒有哪個時期,暢銷單曲榜上塞滿了少男少女橫死的催淚故事,後來甚至專門為這種歌曲列出門派,稱為「青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s)」,或曰「催淚歌(tear jerkers)」、「濺淚曲盤(splatter platters)」、還有更直白的「死亡之碟(death discs)」。
王宏恩族名 Biung,2002 年拿下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對,當年還是這個名稱)。我們上次聊音樂是 2005 年的事了,那時他出版《走風的人》,人如其歌,樸直自在。後來十幾年,每遇到他的消息,總會多看一眼:Biung 演電視劇、主持節目,努力在娛樂圈立足。有一段時間,音樂似乎不再是他事業的重心,我悄然若有所失。
中華路的盡頭,就是陳昇所謂「南機場」的範圍了。陳昇的吉他手范君豪就是南機場人,為了協助昇哥「田野考察」,帶著他吃遍了那一帶的老外省飯館。陳昇說,他如今已經是臺北南區餃子店的權威了。
20 年前的 11 月 12 日,車禍昏迷 24 天的張雨生不治逝世,時年 31 歲。出事前五天,他才剛發表全新專輯《口是心非》。這張遺作次年為他拿下生平唯一一座金曲獎──年度最佳流行音樂專輯大獎。
前任請你替伊們的婚禮放音樂。伊知道你音樂品味高超,況且都分了這麼久,應該早就不介意了吧?你向來慷慨善良,一定會答應的。
我是在那一瞬間變成歌迷的。
柯泯薰曾經很不喜歡自己。她說有一陣子曾經打算把自己丟掉。不喜歡這個身體,不喜歡這個聲音,不喜歡這個人生,「覺得這個身體只是用來浪費日子,一天天老化」。
初聽陳昇 2017 年新專輯《歸鄉》,那滿浸的悲傷,很是震撼 —— 這次,他帶著你在故鄉小鎮穿街過巷,一面叨叨地說著故事。你感覺他彷彿總有幾分失魂落魄,最近幾年陸續送走了父母,他曾黯然說:故鄉已經沒有我的家可以回了。
關起門來對著麥克風講話,閉眼看到的並非幾千幾萬個面目模糊的聽眾,而是或許有那麼幾十個特別專心聽我說話、放歌的人,因為這期節目,可能改變他們生命中的一點什麼──我做節目,心裡想的始終是那幾十對專注的耳朵。
謝銘祐永遠不會忘記他重新開始寫歌的日期:2001 年 2 月 8 日。那天是他 31 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