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58 Begin Again
到臺東聽海看稻浪
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 Eunice ┃
「我們在小房子前面曬稻米,烈日下揮汗翻稻,歷時兩天,然後存放兩週,再碾米包裝,一開預購,隨即被親朋好友訂完;未來,希望朝著自給自足的方式來生活。」————Eunice
Eunice 曾任瑞典家具公司區經理、銷售企劃主任、採購等職;臺東都蘭民宿管家一年。目前在臺東過悠閒的小日子,一邊經營民宿,一邊種稻賣米,時而海邊,時而縱谷。
我原先是在一家瑞典家具公司擔任採購,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相同的產品要在世界工廠比價,然後找到最好品質和最便宜的工廠生產,再配送到各國,壓力非常大,面對一堆數字,以及主管無止盡地要求降低成本⋯⋯這樣的生活,讓我的內在總有一股想逃的聲音。從十年前開始到臺東度假,很喜歡這裡悠閒緩慢的步調,彷彿就像置身在另一個國度般,不管是自然環境與人文都令我嚮往,就這樣愛上了臺東。
後來在朋友的邀約下參加了荒野協會,開始週週往山裡跑,感覺好紓壓,在大自然的擁抱下,徹底被釋放,我打開了自然之眼,開始學習觀察周遭的樹鳥花蟲,而且在那裡遇見各行各業的人,跟平常在商場上遇到的人完全不一樣,他們從事各種有趣的工作,帶給我很大衝擊,發現自己生活原來很狹隘,或許這時渴望改變的心也開始慢慢醞釀了。
出社會 20 多年來,一直在家人及自己的期許下,努力工作,但伴隨著年齡增長,對體制內的制度產生質疑,工作中的我也越來越不快樂,覺得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夠了。

後來,在一次去臺東度假,得知民宿老闆要找管家,我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在 2012 年九月, 帶著家人及朋友們心中的納悶及不解,來到臺東都蘭擔任民宿管家,這其實是我送給自己 40 歲的生日大禮——「去過我想要的生活」。
在海邊的民宿當管家,很夢幻也很美,讓人稱羨,看著日昇月昇,徐徐海風相伴,在沒客人時真的很享受。但畢竟這是一家住房率超過八成的民宿,有廣大的庭院,五間套房,管理起來也是很費時費力的,早上七點開始準備早餐,11 點客人退房立即收拾房間打掃,一點多 吃午飯,三點又開始要接客人⋯⋯民宿經營管理的甘苦,日復一日,打破了我的浪漫幻想。

一年後辭去管家工作,跟著朋友在花東到處遊玩,從海岸線玩到縱谷線,去南橫溫泉泡腳,去池上走走看稻浪,參加各式各樣活動,我開始思考如何在臺東生活。這段期間對於生活經濟來源略感焦慮,所以當以前的老闆要我回去工作時,我竟答應了,又回去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壓力開始不斷地籠罩著我,很不快樂,身體開始出現警訊,半年後,我就逃回臺東了,這回我確定非留下不可。
老實說,那時我根本不知道來臺東能做什麼?我只知道,唯有開放自己的心態,接受一切來到身邊的人、事、物,那麼機會也許會到來。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買下了市區一間可以看到太平洋以及森林樹海的電梯公寓,透過設計師朋友小曼的巧手,老舊的公寓煥然一新,變成一間充滿歐風的小民宿,提供女性旅客安心落腳,也成為家人朋友度假休憩的地方。

2016 年二月,跟一群來自臺北,從事媒體出版界的朋友們——九個女生,在池上一起合作成立「米式生活工作室」,租田、種稻、賣米,希望以友善的耕種方式,圈養一方良田;同時也整理一間老屋改裝成基地,並提供短租服務,讓旅人感受住在池上的小日子。米式召集人 Arwin 的想法很單純,「從現在起,我只關心土地與糧食,面向稻浪,春播夏割秋收冬藏。」就是只想過著一半編輯、一半務農的生活。

七月第一次收割了高雄 139 號稻米,我們在小房子前曬稻米,烈日下揮汗翻稻,歷時兩天,然後存放兩週,再碾米包裝;未來,希望朝著自給自足的方式來生活。最近和大家一起到池上跨年,順道開始整理了前院,除草翻土,之後慢慢綠化,養草皮、種菜⋯⋯等,我們希望將臺東的美好分享給更多的人知道。這是我移居臺東的故事,而這故事還沒結束,會一直寫下去⋯⋯。●
文 洪雅雯
攝 林明毅、小伍、洪雅雯、Eu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