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魚吃的日子


一種鄕愁 魚的滋味


MG 3291

吃魚對於住海邊的朋友來說,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直到離開鄉間,吃魚成為一件追逐樂事,猶如夸父逐日般,像是一種征服,吃魚也是種自我挑戰,酥炸、清蒸、紅燒、乾煎、煮湯⋯⋯等各式吃法,到處尋找有魚看、有魚吃的地方,成為我返鄉與旅行的重要任務。

爸媽捕魚去這樣的故事,沒有發生在家裡,卻聽過鄉村傳說,家中叔伯輩曾從事遠洋漁業,一年半載才能回鄉,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無法負荷, 遠洋捕魚故事也成了電視上的採訪題材;見過父母的親朋好友帶著成箱鮮魚、草蝦、文蛤,聊著養殖池的工作,只要沒有颱風,水產們沒有生病,一年的辛苦就算有著落,水產們也成為餐桌上的佳餚,這時候最愛 打開家裡的冷凍庫,喊著媽媽邊拿到她的面前說:「今天要吃這一條。」

那是一種在家撒野的滋味;還有阿公領著全家到海灘挖蜆及九孔,人手一支鏟子,為阿公挖出最鮮、最野味的下酒菜。這是我的海邊日記,直到現在還記得那日火紅的晚霞,全身的泥濘,媽媽的叨念,加上水龍頭沖個不停的兒時記憶。

或許因為離海不遠的生活環境,練就一身吃魚的好本領,舉凡吃魚頭、 挖魚眼睛、挑魚刺、幫魚翻面等技巧。有時候工作忙碌無法返鄉,看到市場魚販總會忍不住買條魚,幫自己做道有家鄉味的鮮魚料理。可能城市的魚貨須花費時間運送,那魚味,不若家鄉這般鮮甜,得買些提味佐 料:蔥、薑、蒜及破布子,讓鹹味伴著夾帶一點腥的魚味入口,是種因思念而不能不嘗的滋味,心裡滿足但嘴裡不得不妥協的味覺經驗。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