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陡坡夷為平地
創意現場 ✷ 張雍

「零下五度,清晨滑雪道上不見其他身影。濃霧正讓山岳的輪廓顯得更神祕,彷彿漫遊在意識清醒的夢境,前方有個正靜待我發掘的劇情。電動纜繩拖引著我緩緩滑向濃霧外圍的山頂,眼前是那片尚未甦醒的森林,悄悄掠過新雪的雪板正發出嘶嘶的樂音,在後方雪道上留下有如水波一般的刻記。太太與兩個女兒仍在山腳下那火柴盒一般大的小屋裡熟睡著,清早便出門,穿梭在不同路線之間,一圈又一圈反覆練習,頭一次深刻感受到只消前傾穩住重心,縱使沒有翅膀也能暢快飛行。
明明不久前才在同樣地點躊躇不決 ── 去年冬天初次登上海拔 1600 公尺的山頂,清楚記得面前這座當時顯得陡峭的斜坡及雙腳微微顫抖的恐懼,當時就是找不到勇氣一鼓作氣往前滑去,只好狼狽地將雪板扛起,摸摸鼻子踩過重重積雪蹣跚地往山腳下走回去,那群年紀不過五、六歲的孩子們穿著黃色螢光背心從身旁倏然滑經捲起片片雪花像是陣陣漣漪⋯⋯看著遠方那若隱若現的螢色小點,打定主意加緊練習,先從滑雪場外側較平坦的雪道嘗試起,再逐年依序往更陡的雪道前進,駕馭著速度超越原先的恐懼,我猜想那是滑雪讓人們著迷甚或上癮的主因。
今日早晨我一遍又一遍來回繞行在山腳與山頂,起初確實得強迫自己硬著頭皮向恐懼揭示無畏其挑釁的決心,然而一旦意識到似乎能熟練地掌握於坡道上的重心、並開始享受自身存在與疾風一拍即合的愜心,那顯得超現實的畫面隨即現形 ── 那座去年明明讓兩腳癱軟的陡坡,豁然在眼前從容地舒展、變得平坦,更讓人渴望親近 ⋯⋯ 又繼續滑了幾圈,再次確認原先陡坡那嚇人的面具早已褪去,且正敞開雙臂表示熱烈歡迎,有如打開開關,原先的畏懼一筆勾消,內心的雀躍更是無所遁形,即便隔著脖圍口罩的鬍子上早結了一層冰,強勁的山風與冷空氣也一點兒都不掃興,馳騁在空蕩蕩的雪道上一邊哼唱著不知從哪兒聽來的樂曲,享受那終將莫名恐懼拋諸腦後的輕盈 ⋯⋯ 」這是今年一月在滑雪場裡所寫的日記,滑雪初學者的心情。
在這個當地人驕傲聲稱:「我們所有的嬰兒都是穿著雪板出生」的國家住了近十年,滑雪是斯洛維尼亞人冬季最熱衷的全民運動。打從大女兒 Sonja 三歲起,我們便與同為攝影師的好友一家人,兩個家庭每年冬天都相約在奧地利近斯洛維尼亞邊界的滑雪場租間小屋待上一個星期,那是我們最期待的滑雪假期,一轉眼已連續五個冬季。在那之前,僅只透過電視轉播見識過滑雪賽事,滑雪好手們彷彿決心追上錯過的那班火車似地,卯足全勁從陡峭的雪道上縱身躍下,動輒以超過兩百公里的時速在雪白賽道上揮灑出動人的曲線與韻律,那是地心引力最美妙的證據,流星一般的弧形融合著膽識與詩意,總教人看得目不轉睛。然而,當從來沒有滑過雪的自己與剛滿三歲的 Sonja 實際站在坡道上時,那畫面與心情卻也大相逕庭。初次嘗試,光是想要將雙腳順利塞進滑雪靴裡就花了我近一個小時的氣力,更別提笑得合不攏嘴的太太在一旁側錄的那些家庭影片 ── 在那保留給初學者的 baby slope(幼兒雪道)上我展示著以各種姿態跌倒的窘境,活像一顆笨重的保齡球,在滑不嘰溜的斜坡上,眼看隨時將與其他穿著螢光背心的那些小球瓶 ── 正在一旁專注練習的小傢伙們來個人仰馬翻、四腳朝天的不期而遇。
即便自己首次嘗試滑雪的時間比起大女兒初學的年紀足足晚了 30 年餘,身為兩個女孩的父親,能與孩子一塊兒學習新的技藝、一同透過初學者的好奇(甚或恐懼)進而享受箇中樂趣確實是種福氣。滑雪只是那些自己無法親自教導她們的諸多項目之一,打從心底感激有如此難得的機會,能站在那當時才三歲的小女孩身旁,一起在山頂上深呼吸一口氣,聯袂朝陡坡前進,學著如何在雪地上飛行、體會當恐懼蛻化為樂趣時那轉折的心情。隔年冬天我們再度站在同樣的坡道上,永遠記得遠遠望見 Sonja 那嬌小身形有如羽毛、更似浮雲那般輕盈,一路從半山腰就那樣晃呀晃地,劃出幾個優美的 S 型,再連同那呵呵的笑聲順勢滑進山腳下我那正等著她的懷裡,那是我在雪地裡所見過最迷人的風景。那義無反顧投入未知的勇氣,似乎也是關於生命歷程的隱喻,我衷心盼望山坡上此刻正認真揣摩如何在雪地上飛行的小女孩,爾後面對人生旅程之際也將會有這番自信與勇氣。
至於我自己,當時整理完那篇日記裡的心情,曾一度試著挑戰滑雪場裡那條最陡峻的路徑,那坡度少說也有 70 好幾,就連正視前方那居高臨下讓人屏息的山景都需要勇氣,於是,又一次 ── 早已記不清究竟總共幾次,我連滾帶爬費了好大一股勁兒才終於回到山腳下的平地,那簡直懸崖峭壁的滑道將是今年冬天努力的標的;這才意識到,似乎得先設法回到起點重新歸零,始能親眼目睹滑雪場內與滑雪場外,那諸多原先讓人望而生畏的陡坡霎時於眼前平直開展的奇景。●
張雍 Simon Chang 攝影師。輔大影像傳播系畢業,2003 年起旅居捷克, 就讀於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平面攝影系碩士班。2010 年以巴爾幹半島北端的斯洛維尼亞為創作據點,長期以深度人文故事與人們在不同環境的狀態為創作主軸。以《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獲得金鼎獎非文學類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