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ala】口金包設計師落腳土城老公寓 找到長久安居的所在

Cover story Begin Again

 游姿穎

 張界聰

Michelle Chan 香港人,原本是苦悶的捷運工程師,隨先生派駐杜拜後發現設計天分,進而創立品牌「Misala」,製作可愛生動的造型口金包。移居臺灣後,繼續擴大經營,在華山文創園區設立快閃店,2016 年開設「Misala 台北赤峰店」。

%E4%B8%BB%E5%9C%96 IMG 03283

 

 

其實我不是一個很愛變動的人。移居到一個陌生的城鎮,是我從未想過的事。

八年前因為先生的職務調派,移居到杜拜。辭去太過單調的捷運工程師工作,暫時喘口氣當個家庭主婦。沙漠中的城市,看似新奇其實生活索然無味。於是我從行李翻出幾本從香港帶來的手作書,開始動手做一直很有興趣的口金包,也漸漸在網路上成立自己的品牌。

直到我在杜拜最好的朋友決定移居加拿大,異地彼此取暖的唯一連結消失,才逼著我思忖,是否也該像她一樣,找一個適合生活、長久安頓的地方。我和先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離家鄉最近的臺灣。

大學時幾乎每年都會跑來臺灣旅行,對我來說這裡已是個很熟悉的地方。為了尋覓最適合的居住地,我們花了一個月從北到南在各大城市游牧,從新竹、臺中一直到臺南、高雄,拜訪當地朋友也同時認識環境,雖然一度覺得臺南很棒,有種古都的氛圍,但考量到創業因素,還是落腳在資源多又相對便利的臺北,最終也在土城覓得一處鬧中取靜的理想居所。

怎麼會選擇土城呢?很多人聽到都會打了個問號,甚至說:「怎麼不去民生社區?」我則解釋,來臺灣是要重新開始,長住當然要找租金相對便宜的地點。而當我們正煩惱在臺北該住哪裡之際,恰好就看見這間土城二樓的公寓正在招租。

開設實體店後,也明白與客人應對,原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開設實體店後,也明白與客人應對,原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45 坪的空間,是住家也是工作室,同樣租金在香港根本找不到。最驚喜的是,這套屋子前身剛好是一間手作教室,溫潤的木頭隨處可見,幾乎不用重新裝潢;工作桌一擺、再搬進幾臺縫紉機,就是溫馨的工作間。

而我的生活圈也幾乎就是這45 坪大的公寓,以及幾條巷外的菜市場,每天早上八點起床準備早餐,在助理還沒上班前,先去早市採買晚餐食材,再回到工作臺上,慢慢孵出一件件心愛的作品。

我們家很少外食,不是嘴挑,而是吃不慣。但我不愛去大賣場或超市, 總覺得不夠新鮮,所以幾乎天天到社區裡的菜市場報到。每天早上沿著巷弄散步,時而鑽進轉角的雜貨店,看著一袋袋的乾貨、餅乾,隨你伸手抓取秤斤賣,或是挑選幾顆散賣的雞蛋放在紅白塑膠袋裡,再到隔壁的菜攤,購買三把 50 元的便宜青菜。

向來懶洋洋的我,在先生的影響下,也開始騎單車。有時假日騎去板橋跟著人群排隊吃早午餐,或是開著車,把單車帶去日月潭,環湖一圈,這種跟隨自己節奏的自在生活,在香港或杜拜是很難擁有的。

去年是我人生中最忙碌也最充實的一年。一 直共同經營品牌的先生回到原本的工作職 位,而自己除了工作室的經營,還在華山文 創園區開了 Pop-up Store,接連著年底又在赤 峰街開了第一家實體店鋪。蠟燭三頭燒,好 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生活步調也幾近打亂。原 本就有些焦慮負面又自我要求高的我,頭一 次得自己全權做主,加上凡事想親力親為,難免產生許多壓力。

或許就像磁鐵吧,負面的人總會吸引樂觀的 人,幸運的,一路上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幫助。像是亦師亦友的五金老師傅,認真有才華 的貼心助理,或是氣味相投的手作同好,還有 更多是從客人變成的知心好友。

這一年有苦有甘,卻也樂在其中。工作也好,生 活也好,所付出的心血與時間,都非常值得。最棒的是,在臺灣有一群懂我的朋友;和他們相處,得到了擊退悲觀的正能量,也找到了能夠獨當一面的勇氣,這些都是我的寶物。●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