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
成為演員的路上
讓我們變得更柔軟
┃夏于喬 × 宋芸樺┃

夏于喬 15歲因追星踏入演藝圈,初期以通告藝人與主持人為觀眾熟知,2013年首度主演電影《總鋪師》女主角,之後持續在電影、戲劇和舞臺劇累積,前年辭去主持,專心投入戲劇工作,近期作品有《粽邪》、《灼人秘密》等。今年五月宣布與導演林書宇結婚,目前還沒感受到婚後差異,在友人警告下正等待過年的到來。
宋芸樺 2014年飾演電影《等一個人咖啡》女主角出道,來年以《我的少女時代》林真心一角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之後演出多部戲劇與電影作品,今年新作有《我的青春都是你》、《灼人秘密》等。最近因劇赴坎城參展,與夏于喬成為短暫室友,期間想親自下廚展現廚藝,卻因一時粗心忘記關瓦斯,差點火燒租屋處。
演員,究竟演的是自己還是別人?鏡頭下的人生其實都是真實世界的縮影,為了成為角色必須先質問自己再擊破自我。兩位演員,一個慢熟安靜、一個熱情開朗,夏于喬、宋芸樺有著相似的甜美外表,在電影《灼人秘密》裡卻有著突破以往形象的演出,她們挖掘自己,釋放出不曾表露的自我,也因為演戲,重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在自己與角色之間,她們看見生命更多樣貌。
問:聊聊對彼此的第一印象?
宋: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型男大主廚》,但那時候她可能太忙了,錄製結束就回休息室,想要多聊兩句但因為她還有別的行程就不好打擾,但不會難搞喔(強調兩次),是很斯文安靜的一個女孩子。
夏:感覺說得很謹慎,是怕我說不好的話嗎?
宋:對,我現在是在打預防針。
夏:老實說第一次見面我沒什麼印象,錄影一整天就像家裡不斷有客人來來去去,根本不記得有誰來,所以真的是到電影開鏡那天我們才有聊天。我本來就是比較被動慢熟的人,芸樺則非常活潑、很好聊,就連我這種不太主動的人她都可以進攻突破,真的超強。
問:拍攝現場有沒有趣事可以分享?
宋:可以說幾乎沒有有趣的事。尤其拍戲時她完全進入在角色裡,一個人安靜地坐在很暗的角落,大家的狀態都很嚴謹,不太會以自己私下的樣子去跟對方聊天,所以我們也不會打擾她。
夏:我們真的是到坎城後才變熟的,包括和可熙。在劇組我們沒有時間也沒辦法相處,應該說是不能相處,因為我在戲裡是個充滿惡意的角色,所以私底下導演也會希望我這麼做。

問:為了這次突破性的角色做了什麼樣的準備呢?
夏:當時拿到三號這個角色的時候,覺得機會太難得,儘管戲份不多。從來沒有人看到或是覺得我可以做到這樣的角色,但導演看到了,他說從我身上看到三號的特質,我非常感謝他,希望能完全展現給他看,所以我一定要成為三號。
相較我本身比較樂觀正面的性格,三號只要做錯事,就覺得一定是別人的錯,不會去反省也比較怨天尤人,這是我 20 歲出頭會有的想法,以前遇到挫折會覺得你為什麼要罵我?是你的問題,不會覺得是自己的錯,現在回想起來會覺得很可笑,明明是自己當時不夠努力。
這種心情離我已經很遙遠,所以前製過程花了一段時間把那種情緒找回來,讓恨意變得更厚,才可以在戲裡說出辱罵可熙的話,不然我真的罵不出口耶。
問:用什麼樣的方式挖出那時候的情緒?
夏: 那時候大概花了一個多月跟自己獨處,為了減少外界干擾還把網路拿掉,我連 UberEATS 都叫不了,只能自己去買吃的。一個人待在家裡看導演建議的書,也看了很多憂鬱灰暗的電影。
但我覺得重點都不是這些,重點在於,為了跟距離自己很遠的角色拉近,需要不斷去剖析自己的個性,找到自己的缺點在哪,又為什麼會有這些缺點?然後要擊破它,擊破自己後才可以成為三號。
就像三號很有自信,而我是個很沒自信的人,一直挖的時候,會發現要追溯到童年的源頭再去克服,此外還必須讓自己充滿了恨意,塑造角色的過程很難用言語形容,但那的確讓我崩潰了很多次。

問:像是一種打掉重建的過程。
宋:這也一直是我的課題,大家可能覺得我就像之前拍的電影那樣活潑開朗,認為「妳就是這樣,就只是這樣吧」,現在終於有一個角色不再是大家想像中的樣子,我很謝謝導演,他不是依過往作品來評斷一個人,而是因為從對話中看到角色的影子而給妳機會。樂觀開朗的確是我的一部份,但不只是這樣,有另一大半的我其實是有些消極悲觀的。
這次在電影裡飾演的是非常壓抑的角色,與我本身也有些距離,我是個很極端的人,有些事情會急著跟全世界分享,但真正內心的東西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知道,習慣性壓抑在心裡。揣摩角色的期間開始把這些想法慢慢挖出來,那時候原本是跟家人住,後來為了能更專心另外租了小套房搬出來。
夏:真的假的,那房租可以報帳嗎?
宋:我也想耶,花一筆錢和自己相處,好像有點奇怪(笑)。但那段時間在家裡爸媽會一直覺得我心情不好,就算解釋是為戲,他們還是時不時會關心「要不要吃個飯啊?」我是家裡唯一的小孩,會不自覺變回開心果的樣子,後來覺得實在不行,必須找個空間獨處,才在最後兩三週趕快搬出去。
我會記得跟導演報帳的(甜笑)。
問: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真正成為一位演員?
夏:我進這行真的是誤打誤撞,當時是為了追星,想看吳宗憲所以去上了《我猜》,和偉忠哥簽約則是因為很想看劉德華和王力宏本人,後來也如願見到了王力宏,這就是我 15 歲時的夢想。後來家裡經濟出現變化,我必須賺錢,演藝圈工作變成救命繩,那時候並沒有想過當演員,只要哪裡有錢賺就去做,跑通告、上整人節目我都可以。
我知道自己一直都很喜歡演戲,可是之前的我不知道什麼是演員該做的功課,該怎麼成為一位好演員,不懂得如何分辨好的劇本,什麼又是好的角色,也不知道該怎麼成為「她」,全都是一知半解。直到得到《總舖師》詹小婉這個角色,那是我第一次擔綱電影女主角,從沒看過自己有這麼多臺詞,雖然當時還無法知道自己在演戲上缺少什麼,可是她讓我了解不能輕忽表演,開始認真看待演戲這件事。
這兩年下定決心離開主持後,才覺得自己是真的在當演員,所以我應該算是新演員(笑)。專注在一件事上,我才知道要怎麼當一位演員,雖不能說現在都完全理解了,但比以前進步很多,能夠去看角色、讀劇本,能夠觀察自己的演出進而發現問題在哪裡,然後一次比一次進步。雖然有經歷一段沉潛期,但這一兩年我覺得很幸運,開始有很多不同角色來找我。
宋:其實當演員也不在我的人生規劃內,第一次演戲還是大學生,當時有點像是參加體驗營的心情,直到電影映後分享,聽著大家因為看了電影和自己的表演而有共鳴和感動,那一刻才真的覺得演員這工作不只是玩玩,是可以啟發更多人去省思、共感的職業,開始認真去看待這件事,此後沒再想過要做其它事情。即便有時不被看好或收到負面評論,這時我強悍的一面就會出現,這點性格和我爸很像,覺得自己有天一定會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