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小說
— 特別企劃 小日子商号 —

陽光灑落在純白色鐵捲門上,為巷弄折射出一道道耀眼光影,開店營業前一個小時,我先在店內播放輕搖滾音樂,再啟動開關讓咖啡機重新運轉,等待暖機的同時,將咖啡豆嘩啦嘩啦倒入磨豆機,四周飄散著豆子烘焙過的焦香味,我的工作就從打掃、澆花、泡茶、備料開始。


從事咖啡工作十餘年,在待過多家連鎖咖啡廳之後,還是最愛獨立咖啡館的溫度與個性。小日子商号 Café 堅持選用臺灣在地食材,咖啡豆是出自臺灣烘豆師蔡詩敏之手,烘焙得宜的豆子,不會像外面的商業咖啡一般焦苦,一口喝下,可以感受到堅果的甘甜韻味,在上顎、下顎、喉頭、味蕾中蔓延開來。

店內使用的茶葉、鮮乳、果醬也是來自臺灣各地的小農品牌,有些廠商甚至沒有制式的進貨流程,小得可愛,在與他們問候交流中,可以感受出那份對於農作的細心與珍惜,就會很開心自己站在這裡,透過飲品再將滿滿的暖意傳遞到客人手中。

在所有製作飲品過程中,我最在意比例的拿捏是否精準,因為不同季節、氣候、濕度都會影響咖啡豆、茶葉的表現,無法靠複製或等比例縮放來維持品質,因此,站在吧檯的人必須要很了解原料的特性,針對每一天的狀況適時調整比例,才能讓每杯飲品擁有屬於自己的靈魂。

對我來說,氣泡飲、水果茶就像兒童繪本,直白而療癒,鮮豔活潑的口感與視覺,很能放鬆心情;茶是充滿韻味的短篇詩集,入喉溫厚滑順,讓人靜心;咖啡則是耐人尋味的小說,永遠無法預測風味會如何在舌尖上變化,就像一篇篇劇情跌宕、充滿未知的章節,引人入勝,令人欲罷不能。

飲食是認識土地最直接的方式。來到小日子工作後,顛覆很多原本對於飲品的想像,認識更多小農品牌才發現,原來從這塊土地上生長的食材,可以激盪出如此美好的滋味,同時也將臺灣最真實的生活氣味呈現出來,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體會。未來我會繼續跟小日子一起在街廓中靜靜等待,為每個走進來的人,述說更多關於臺灣的美好故事。 ●

公館店 02-2366-0294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52巷16弄13號(近捷運公館4號出口)
赤峰店 02-2550-0225
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22號(近捷運雙連1號出口)
華山店 02-3322-1520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1A館
永康店 02-2397-2203
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51-1號
神農店 06-221-3195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75號
審計店 04-2301-9580
臺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2弄10號
文 林筑婷
攝 簡子鑫
口述 小日子商号Café 店員 Cooper
點擊下方照片,追蹤小日子商号IG,
鎖定第一手優惠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