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Simple Stationery Life
撰文=林郁馨
攝影=陳志華
溫溫.和Umar曾是設計公司裡互看不順眼的同事,為突破人生侷限,兩人一同成立了工作室。喜歡太空時代的宇宙奇想,也熱愛解構實驗器材成為書桌風景,認為文具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細看手中這些來自歐美的古董機械筆,會發現時代風格的細節都藏在其中。儘管是為公司打造的各式廣告筆,都能從筆頭或筆身的設計,看見當時盛行量身客製的用心。全金屬的結構不易損壞,只要能夠拆解,就能改造而延續筆的生命。
認真說起來,對我和夥伴Umar而言,「兩眼一 起」就像是文具選物中的古著店,我們試圖做的就是從筆墨之中保留古老的味道。
開始接觸文具大約是三年前,當時的工作室只販售一款自己設計的綁帶筆記本,客人總會問有沒有可以搭配的文具。於是我們從自身收藏的文具開始,並透過國外的零售選物店和網站,花了很多功夫才懂得如何找到文具生產的源頭。
隨著收集的文具越來越多,我們漸漸由設計工作室,逐步邁向文具店的經營形態。時間的歷練對於空間使用也有了更完整的想法。經歷了兩次搬家,我們選擇落腳在老巷弄裡轉角公寓的三樓。少了店面的喧囂,迎來的是兩面大大的採光。空間變大了,文具擺放的自由度也更餘裕。
[banner id=”10469″]
來自匈牙利的ICO RETRO PEN 是第一支在店裡上架的筆,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大量生產,普及歐洲市場的原子筆。生產於1970年,在設計上充滿太空時代(註)對於未來的想像與摩登前衛,很快就成了市面上最普遍的筆。
它的方形斜角筆頭和筆夾上的卡榫,是現在很難想像會有人願意做的開模技術。

我們從日本雜誌上看到後就一直放在心上,但因為已經絕版,只能四處收集增加庫量。經過三年的溝通,匈牙利原廠終於願意重新生產,並將臺灣代理權交付給我們,能夠被文具筆廠信任託付,真的很感動。七○年代創造的筆,從復刻獲得新生,而我們也因為它,開啟尋找風格文具的人生道路。
和現代的塑料筆不同,我們的古董原子筆金屬零件比較多,保養上能放在防潮的置物盒裡最好,如果真的氧化了再用除鏽劑擦拭就好。研究文具總能發現許多歲月的故事:六角造型的灰黑筆身看似素雅普通,卻是來自波蘭的英雄筆,生產年代正值波蘭推翻共產政權,成為東歐地區第 一個民主國家的 1989 年,也因此有了打擊共產 主義的「原子」筆稱號。
有一款德國紳士公仔,是二戰時期激勵員工於戰亂期間能保有紳士及樂觀態度。每一個穿著不同顏色西裝的公仔都是手繪上色,獨一無二。雖然古董文具的光彩往往被歲月的痕跡所遮蔽,賣相未必討喜,但它們卻能帶領我們回到過去,細細品味屬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日常。-
註:太空時代·西元1957年十月、11月間,蘇俄相繼將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I)」及「史普尼克二號(Sputnik II)」射入太空,震驚美國,也是太空時代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