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淨灘做臺灣第一本《海廢圖鑑》
不抓寶可夢,我們抓「垃圾」
在發起「RE-THINK」前,我遇見一位熱愛大自然的Daniel,他帶我看見臺灣不一樣的風景、親近大自然,每個人都會畏懼未知與自然,害怕高山與海洋的危險,但我因為親身去接觸,看見了許多問題,實際的行動比平時在新聞裡看見海龜鼻孔塞吸管,看過就忘了還要有意義。
所以我開始號召大家一起參與淨灘活動,但沒想到第一次舉辦就獲得廣大的迴響,後來這件事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社會責任,在2013年我決定成立「RE-THINK」,長期以淨灘行動響應環保。

因為之前從事行銷相關的工作,所以我知道「環保」這個議題是一個既嚴肅又不吸引人的商品,需要透過不一樣的方式跟大眾溝通,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舉辦了多場淨灘活動後,我也開始思考著如何將海洋垃圾的議題讓更多人關注,所以在2017年,我辭去工作,成立「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老實說一開始很辛苦,長達一年的時間,我在家裡想著各種企劃,雖然在社群上的聲量很高,但卻沒有轉換成營運面的成果,但還好家人都很支持我做這件有意義的事。
後來,經由藝術團隊「One One & One」啟發,看見他們鏡頭下的海廢,才知道原來海廢也有讓我想像不到的畫面,我開始意識到淨灘這件事情不只是撿垃圾,就把靈感和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遊戲「Pokemon GO」結合。

Pokemon GO的創作者很喜歡大自然與昆蟲,他希望透過這個遊戲,讓大家走出家門看見大自然的生物與風景。其實,淨灘也是,我們離開家裡,深入自然環境去看見新的東西,只是Pokemon GO抓寶,我是抓垃圾,淨灘時,我們像是一個海洋戰士,到海灘上攻擊隊對海洋有害的怪物,希望透過拯救海洋,讓環境更好。

(照片提供:RE-THINK)
在海廢圖鑑中,每項垃圾就像遊戲裡的怪物,都有專屬自己的編號、類別、材質、出沒地、常見度、捐贈者、還有經過團隊調查與材質研究出的分解年限「HP」,讓大家能更了解造成海洋汙染的垃圾。不只是線上,我們也會舉辦桌遊、課程、教材,也在淨灘活動中,給予參與者任務,只要撿到最特別的垃圾就有機會放在這個圖鑑上,透過這種方式也讓大家更有參與感。
我希望透過海廢圖鑑,讓大家更了解在淨灘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在他們心中,不是把所有東西都歸類成垃圾,當我們在海灘上看見的每個垃圾,它們代表著什麼問題,我們需要去了解它,並思考著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議題溝通者,我想把大家不想了解的問題,透過設計與行銷,讓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使命,今年「海廢圖鑑」也報名了金點設計獎,我想去測試看看這樣溝通議題的方式是不是有意義的,能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及年度最佳設計獎,對我與團隊來說都是一種肯定,更讓我知道這件事情做對了。
► 《海廢圖鑑》
製作團隊:RE-THINK 重新思考,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
► 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Design Award)
在1981年創立於臺灣,鼓勵企業重視產品設計與研發,以設計力增加品牌的附加價值;提升全民對於設計價值與設計美學的認知,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品質。
廣編特企 金點設計獎
口述 RE-THINK創辦人 黃之揚
文 謝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