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0 編者言|海一直在那裡,餘波帶來的遠超過想像
當我們走向海,潛入海,靠近海,從更寬廣的視角面對它,才發現海總在那裡,而餘波帶給我們的遠超過想像。
當我們走向海,潛入海,靠近海,從更寬廣的視角面對它,才發現海總在那裡,而餘波帶給我們的遠超過想像。
記憶中還有次停電,也是在老家,那時剛開始寫小說,正在寫人生中第一個正式的作品〈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我在三樓寫作,已經寫了好幾天,越到結尾越是魔幻,天色漸暗,突然停電了,我為了抓住結尾時最後一場景,就拿著稿紙走到外面的露臺,天還沒全暗,但因為露臺有加裝鐵皮,遮住了光線,我起初在露臺擺一張椅子寫作,天色漸暗,我就循著天光,越寫越往外走,等寫完最後一句話,才發現自己已經坐在女兒牆上,幾乎要跨到圍牆以外了。
想帶給觀者的啟發非常微小卻基本,海廢本無罪,其實追溯源頭皆是「使用習慣、消費態度」的影響,期待創作在帶給觀者美感及新鮮感的同時,能開啟其願意從日常小事做起的決心。
每次水底拍攝開鏡前,我都會在海裡倒點保力達,再丟一顆檳榔,獻上安撫與心意。等待,是大海教會我最重要的事,不論生活還是拍攝工作,卡關了不要硬撐,也無須著急,一定會等到一切都最合適的時刻。
DEEP SOUL 之於我是分享,也是擴散。很多人從自由潛水認識了吳浩,而我的攝影創作、生活態度甚至價值觀都源自於海洋。如果不是生在小島上,沒有太平洋的洗禮,豁達的人生觀與冒險的勇氣不會伴隨我到現在。這一年大疫到來,沒有出國的日子都在小島慢慢過生活,也意識到從 16 歲的小夥子長成大人,如果年輕的自己回望現在應該會滿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