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少年|睡覺、打電動、看漫畫 就是最好的補血
這樣人生會快樂嗎?其實一直追尋快樂,反而會變成一種追尋痛苦的過程,我們需要的是平靜而不是快樂!感到快樂,是因為你曾經痛苦過,都是對比出來的。
這樣人生會快樂嗎?其實一直追尋快樂,反而會變成一種追尋痛苦的過程,我們需要的是平靜而不是快樂!感到快樂,是因為你曾經痛苦過,都是對比出來的。
開始做木工之後,分析事情的角度也會不一樣,注重生活品質,對工藝也會有欣賞感激的心。喜歡木工的人個性都很靜,用手作時專注的感覺來享受時間。簡單的生活過久了就會懂得如何取捨,我覺得人最後都會回歸於基本的、不受物質影響的快樂。
中文和英文又像是兩個世界。我好奇看似平凡的日子,原來充滿變奏的符號。這樣的書寫,儘管建立在每天的限制,卻讓生命以一種極度自由的狀態被讀取了。
我們都以為想念的是旅行,後來才發現讓人懷念的是那份在陌生環境中,依舊隨遇而安的生活感。
過去與現在像是天平的兩端,但我不後悔走過的路,正因為擁有過,才知道比起光鮮亮麗的舞臺,現在的生活更讓自己舒心。這種感覺有點像一夜之間頓悟,卻又無法明確指出改變的時間點。
固定的生活不是限制,反而因為不用選擇,我多了更多自由,可以投注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
開放式空間實現了我小時候想住在美術館的夢想,家中布置也大抵以展覽為方向,家飾物件通常是與我、朋友、情人相關的非賣品:前男友的牙刷、失戀喝醉酒燒出的地洞、行為藝術的創作,一個一個蘊含意義的作品構成這個家,就像是以我——凃立葦為名的美術館。
這幾年反覆地練習來強壯內心,各種焦慮都緩緩被卸下,我理解到當換個視角看世界,知道擁有就是豐足的,而我們每個人都是無限的,就能不斷去成為心中最好的自己。
關於存在家中的事物,我會從本質去思考它真正的功能是什麼,桌子、櫃子、地板其實沒什麼分別,只要有放東西的功能,我覺得都是一樣的。以前工作室沒有買書架,我就靠著四面牆,把書排在地板上,坐在地上翻書很自然,沒那麼制式。每個人使用空間的習慣都不同,我覺得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若是我們夠了解自己,花點時間去認真思考喜歡什麼樣的風格與物件,讓自己的興趣與喜好放在這個家裡,家就能逐漸變成舒適的狀態,家是很私密的,但也因為私密,所以在感性或理性上,都相當程度地表現出你是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