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毛巾的一些主張

一種習慣 在乎容易被忽略的基本需求

撰文.攝影=許育華
歐洲台灣兩邊跑的自由撰稿人,也是資深雜誌人,專攻設計、旅行、美食、生活風格領域,目前住在柏林。

1
聽說不少人仍保留從兒童時期就用著的大毛巾,都洗破了還依戀那特有的味道與記憶。

對毛巾有輕微重度需求,衣櫃裡收納著方正折疊著的毛巾,數量相當,它不見得是每個人生活裡的重點,但之於我,毛巾就像是貼身衣物那樣親密,最接近皮膚的日常用品,是必需,也是展現生活態度與品味的微小介面,這種標準,是別人看不見、只有自己才明白的習慣與依賴,一種我與物質之間的默契互動。

喜歡尺寸較小的毛巾,30乘30公分左右大小最常使用,恰好能用雙手打濕、搓洗、一兩次擰乾,輕巧順手;很多女孩洗完臉後習慣用面紙擦拭,我則堅持用這小面巾,不只是能掌握它到底乾不乾淨,而且無須消耗那一張張一次壽命的潔白,也是環保意識。

經常添購小毛巾,像是蒐集的癮頭,各種質地、品牌、顏色、觸感的不同,都能為洗臉、擦拭身體帶來不同體貼;我的浴室架上總同時掛著三條小面巾,特別在潮濕的台灣氣候下,日用毛巾肯定是乾不了的,兩三條輪替著用份量最恰當。

同時,無論大小旅行,就算入住最好的飯店,小面巾也都總帶著,它不見得比大飯店名牌毛巾高級豪華,但擦臉的那一條,就是固執著只用自己的;不過,飯店裡那厚軟澎鬆的大浴巾的確讓人陶醉,我的中、大毛巾選擇,多以米白、純白、淺棕色,少有花俏,目的是為了讓在浴室裡佔了大片色塊的毛巾,多些視覺的簡潔,降低喧嘩,帶點飯店選品的氣質,也容易相襯搭配。

毛巾優不優,材質是關鍵,混以化纖、不吸水又手感生澀的毛巾一律淘汰,來源不清楚的小心翼翼,特別是可能殘留的化學染色劑、漂白劑、螢光劑,我在乎的程度不輸綠色和平組織;純棉最佳,無論是有機棉、精梳棉、美國棉、埃及棉都好。

日本愛媛縣是備受推崇的高品質毛巾產區, 當地知名的今治純棉毛巾,有著毛茸茸的柔軟觸感,握在手中就像是一團棉花般怡人,而另一類採純棉紗織法的毛巾,則像有著紗布手帕般的紋理,細緻輕盈,據說用這類毛巾洗臉才不會刺激皮膚長皺紋;西班牙有個老牌名喚Abyss,它們出產的純麻質毛巾最是讓我驚艷,乾燥時比棉質毛巾略硬挺一些, 浸濕了後便異常柔軟,吸水力佳,洗過澡後拿著小毛巾拍拍幾下就把身體擦乾,很俐落清爽,而且非常耐用,過了好幾個月纖維才有些稀疏的樣子,增添歲月痕跡卻揉出更溫柔的質地,物盡其用。

毛巾似乎是經常被忽略的基本需求,我曾見過漂亮浴室裡掛著皺巴巴的毛巾,也見過對服裝與保養關注之人,卻隨便找條毛巾度過洗臉與沐浴後的時間,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關於購物與使用物件的哲學上,我傾向關注日用品多一些,想想,再好的日用品都不大傷荷包,一條不錯的毛巾與一杯咖啡價錢相差無幾,卻能帶來日常生活的幸福與趣味, 這豈不是聰明消費的一樂也?▍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24期  音樂引領生活找回常軌)

標籤:標籤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