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昭平
待過角頭音樂,關注華語流行音樂,重度攝取各式爵士養分,偏食歐陸芬芳,2011年開始黑膠嗜好。與陳志宇合著《樂士浮生記:歐洲爵士樂小攻略》,閒暇練習音樂文字部落格《聽爵筆記》( www.wretch.cc/blog/jazzping)

Harold McNair 1967, Vol.2
「曾當過律師的鋼琴手Pat Smythe,發現自己可以把這種(Free Form)爵士表現得遠比其他樂手更好!」
牙買加裔的英國薩克斯風手Joe Harriott(1928∼1973),在個人首張專輯《Free Form》(Redial,1960)內頁裡是這樣簡短介紹鋼琴手PatSmythe,貼切說盡這位放棄律師高薪改玩爵士的最佳伴奏樂手的一生。Pat Smythe,1923年在蘇格蘭愛丁堡出生,曾就讀牛津大學法律系,因二次大戰入伍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領航員,五年後退役,最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法律系,雖曾披起律師袍,但仍因對爵士鋼琴演奏的嚮往,1950年代末移居倫敦展開爵士演奏事業。
1960年參與Joe Harriott樂團,Pat Smythe憑藉細微與抒情彈奏風格,與彼時嘗試自由爵士的Joe Harriott有著難得的平衡,兩人合作至1967年,儘管期間也和Stan Getz、Ben Webster、Paul Gonsalves等爵士巨星搭檔,也與蘇格蘭爵士歌手Carol Kidd合作,堪稱是英國最佳伴奏樂手之一,但在1983年因病過世前,未曾發行過個人領銜的專輯。
不過沒想到三十年後,他的遺願竟由台灣樂友陳志宇(bibi)創辦的獨立爵士廠牌JAZZHUS DISK完成。原來Pat Smythe三重奏在1967年三至四月間,與美國薩克斯風手Eddie “Lockjaw” Davis在英國巡迴,3月30日在諾丁漢一處現場表演,也錄了音預定發行兩張十吋黑膠,但因故喊停,母帶輾轉轉移到美國紐奧良,最後JAZZHUS DISK因緣際會取得,才讓這份錄音在塵封多年後曝光。
〈If I Were a Bell〉、〈Days of Wine and Roses〉、〈Body and Soul〉及〈I’ll Remember April〉等經典曲目在Pat Smythe三重奏及Eddie “Lockjaw” Davis的合奏下,都有著長篇詮釋,儘管薩克斯風搶走不少獨奏風采,但一向隱身伴奏的Pat Smythe,也少見的有多段淡雅細膩的鋼琴彈奏,充分展現現場演出才有的熱度與即興發揮,見證這位棄法律改玩爵士音樂人的巔峰彈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