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島小鳥×遠藤治郎
在宇宙的景框中 臺灣是一個愉快的星球
聊聊天
透過攝影鏡頭看市井裡的明星
撰文=駱亭伶 攝影=林志潭 場地提供=誠品
在影像節奏日益快速的今天,平面攝影展現了靜觀的眼 界,一種傾聽和注視的態度、以瞬間凝縮的魔術,讓我 們思考著,遠與近、冷與暖、過去與未來。這次聊聊天 邀請來自日本的攝影師川島小鳥以及空間策展人遠藤治 郎,兩位將目光觸及日本以外亞洲的創作者,分享在他 們眼中臺灣的樣子,並藉由寫真的立體化展覽,傳達出 可能被淡忘或忽略的訊息。
遠藤治郎(圖左)
出生於東京,是身兼建築師、燈光設計、舞台設計、活 動策展人等多重身份的藝術創作者,熱愛音樂,目前 旅居於泰國,作品遍及各大音樂祭、音樂表演、商場 開幕、時尚舞台走秀等,如2013重新開幕的曼谷商場 Siam Center Grand Opening等。最近作品是擔任《明 星》川島小鳥寫真展東京澀谷PARCO以及臺北誠品的展 場設計師。
川島小鳥(圖右)
日本新銳攝影師,對拍攝人像有特殊執著。1980年於東 京出生,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法語科畢業,師事攝影 師沼田元氣。從2006年持續拍攝一個少女長達4年的作 品《BABY BABY》獲得第10屆新風舍平間至攝影大獎。 2011年發行寫真集《未 ちゃん》,以拍攝未來小妹妹 而受到矚目,一年內銷售量突破10萬冊。因舉辦個展來 臺,擁有不少粉絲,也深深愛上臺灣的風景、食物、老 人與小孩,最新作品集《明星》寫真集,將鏡頭對準臺 灣的素人長達三年,拍了七萬多張照片。
小日子:請問兩位來過臺灣幾次呢?
川島小鳥(以下簡稱川):34次,我第一次來臺灣是 在四年前2011年6月。本來沒有特別計算,去年六月 完成寫真集拍攝時,發現這三年為拍攝竟來了臺灣29 次,比想像中還要多。
遠藤治郎(以下簡稱遠):第一次來臺灣是因為十年 前朋友藤岡靛在這裡拍戲,這次是第二趟來。
問:很好奇小鳥先生為何想拍攝臺灣的素人?什麼原 因覺得他們可以稱為「明星」?
川:這次企劃的前提跟我前一次的拍攝主題有關。拍 攝未來小妹妹時,想呈現一個十分傳統的日本小女孩 的樣貌;當時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全心全意拍攝 同一個人,那樣取材的方式讓我非常滿足,對一個寫 真家的創作挑戰來說,可以說做到了某種極致。
後來為了辦未來小妹的攝影展覽我來到臺灣,很喜歡 這裡,所以我想試試看不再只專拍一個人,而是同時 拍攝許多人的作法,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挑戰。
為何會覺得這些素人都是明星?我一直很喜歡拍人 像,回想當初拍未來小妹的心情,是希望讀者看著照 片時把自己也投射進去,跟著她哭啊笑的,一起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而這次的想法,則是透過鏡頭下 的素人讓大家看到,每個人真的都是很不一樣 的,各有其特色,只要看重自己的特質把它展現 出來,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每個人都可以是 閃閃發亮的明星。
另一方面,日文漢字的明星並非指偶像明星, 而是天上明亮的星星,當初決定用「明星」這 個主題,也是我對臺灣的感受,臺灣像一顆閃 閃發亮的星星,上面有很多不同的人,一起住 在這個愉快的星球上。因為我是日本人,這是 以一種從外面注視著臺灣這顆星球的視角,所提出的觀察。
問:聽說小鳥先生為了拍攝以臺灣主題的寫真 集,特別學習中文和租房子,這三年來做了那些努力呢?
川:拍攝時我常常接受很多人熱心的幫助。拍攝素人面臨的困難就是要有適合、且願意讓我拍攝 的對象,其實並不好找,後來只好辦了一場非正 式的選秀會。我有一位在臺南住了18年的日本朋 友,幫我貼尋找模特兒的小公告,邀請有興趣的 年輕朋友過來見面,地點就在他開的麵包店。
沒想到竟然來了一百個人(笑),這家家小小的 麵包店頓時成了社區中心,非常熱鬧。總共花了 兩天,大家很熱心地來見面。
問:試鏡會中如何挑選呢?
川:其實是憑直覺,我並不想拍大家公認的帥哥 美女,還是回到企劃所設定的主題,當一個人意 識到自己身上有著很棒的特質,就是明星。所以 發一張紙請大家填寫自己的興趣,了解他們喜歡做什麼事,彼此很輕鬆地聊聊天,與其說是選秀,不如說是募集。
問:請問在這次攝影展合作之前,兩位認識嗎?
遠:其實並不熟,我們有一位共同的朋友。 我在13年前開始旅居泰國,我的工作夥伴兼好友木村先生,從事日本與泰國之間的文化 交流工作,擔任兩國文化經紀人的角色,旗 下有一個插畫家曾經與小鳥先生合作過,因 緣際會促成此次合作。
川:算是我向遠藤先生喊S.O.S.吧。一直以 來我不管是拍攝或是做書,都是獨立發想完 成,但是今年二月在東京籌備明星個展時, 想把寫真書的Idea立體化卻遇到了瓶頸,自 己想的點子真是不太有趣,甚至有點無聊 呢!正在苦惱時候,透過木村先生的推薦, 找到遠藤先生,那時已經一月份了,真的很感謝他。
問:遠藤先生才第二次來到臺灣,在展覽的 規畫設計上,是依據什麼想像?
遠:其實是很務實的。我在進行展覽空間設 計前,最先考慮的是展覽空間所在環境,會 去思考臺灣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展覽會館 是怎麼樣的空間?會館空間所在的城市與街 道的氛圍如何?當然也包括舉行展覽的季節 等。我先消化了這些基礎情報,然後再融入 攝影家作品的世界觀,是帶著這樣的準備來 臺灣的。
關於這次明星寫真書的企畫概念,我看到 跟小鳥先生過去工作狀態很不同的是,不 再是一對一的拍攝方式,而是把很多小小 的東西拼貼起來,逐漸成為一個星球的狀 態,在整個過程中,逐漸串連各種關係; 拍攝時有攝影師與被攝者的關係,有與臺灣之間的關係,我來擔任小鳥先生的策展 設計師,也是一種關係的建構,所以展覽 的風格大體上是從關係與關係的編織與連結所延伸出的概念。
展覽中將以小鳥先生發現了臺灣這個星球為 起點,感受到對自己曾經很重要,卻在日本 遺落的東西,在這裡重新尋回。
問:這次的攝影展拍的是臺灣,卻是先在東 京展出,這樣的安排有什麼用意呢?
川:我知道或許有人覺得很奇怪,明明拍 的是臺灣,為何要在日本展出?又為什麼 個展一定非得在兩地都辦。其實,我先在 日本展出想傳遞的訊息是,雖然我拍的是 臺灣,一個愉快的星球,但希望讓大家感 受到任何一塊生活的土地,都可以是一個 愉快的地方,可以說是藉由我找到一個愉 快星球的契機,讓大家去思考只要願意很 認真的活在當下,去面對眼前的事,任何 地方都可是愉快的星球。
如果以時間來看的話,拍攝新潟的未來小 妹,雖然是現代的作品,大家感受到的卻 是日本傳統的氛圍,是一種拍攝現代,感受 過往,讓大家去思考未來的手法,這樣的企 圖也包裹在這次《明星》的作品之中。說真 的,臺灣常常會讓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而 話說回來,拍照是捕捉眼前每一個瞬間,其 實每一個瞬間不也都是過去的事情?我希望透過照片的力量,捕捉回望的瞬間,讓大家更正視這件事。
遠:剛才談的是時間軸的部分,拍攝現在, 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如果從空間的角度來講的話,拍攝地新潟是跟東京有段距離的地方,我覺得拿到東京來展出,形式本身就有其獨立存在意義。
四年前未來小妹的照片在臺灣受到了肯定, 現在變成在臺灣所拍攝的東西,先拿到日本展出,明明是近的東西卻先拿去遠的地方, 然後又再回來臺灣展出,不只是對日本的讀者有意義,也可能讓原本覺得在臺灣生活得有點悶的人,發現在一個外國人的眼中, 臺灣竟然是一個百分百愉快破表的星球,或許有機會重新評價自己所在的土地,我想這正是小鳥先生想要傳達的──「有人覺得在臺灣生活很辛苦,但是我覺得是愉快星球 哦!」希望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人,可以發現另外一種眼光。
問:請問小鳥先生自己在拍攝過程中,有勾 起了什麼樣的記憶?想起來珍貴的事情。
川:純粹是我私人的感受;我住在東京,爺爺住在島根縣,一個很鄉下的地方,每年暑假我都會回到鄉下跟爺爺玩,每次來到臺灣,就會讓我覺得暑假都沒有結束,一直延續著,沒有盡頭⋯⋯
我想是因為在臺灣,常常看見老爺爺穿著吊嘎仔背心,很悠閒地坐在公園泡茶,整個氛 圍就像我小時候。我覺得臺灣的生活氛圍, 很像我童年時所想像長大成人之後的世界, 今時的日本反倒距離比較遠。
如果說我小時候的日本是1.0的星球,那現 在的日本是3.0的星球,但是在浩瀚的宇宙 中,我發現了還有一個臺灣2.0星球。
問:創作者都蠻有主見與想法的,合作中遇 到意見不合的地方,如何溝通磨合。
遠:溝通方式是去找出彼此的共同點,就像打牌一 樣,我先出一張牌,看對方的反應,發現原來他喜 歡這個,就用兩個人都喜歡的方式去創作。就像設計 建築住宅,不能說建築師喜歡,住在裡面的人卻不喜 歡。大概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試探,當只找到一個共同 點時,還是不太了解對方,當兩個、三個慢慢數量多 起來時,就呼之欲出了,從散亂的點,慢慢的集合成線與面。
問:從照片、寫真書籍到攝影展,遠藤先生怎麼樣看 待這三種表現形式,對自己的挑戰是?
遠:我看待作品的邏輯跟一般人不太一樣,感受往往不是直接從內容而來。最初我看到的照片只是電腦上 的檔案,還不太能抓到小鳥先生想要傳達的精髓。直 到編輯成書,像影片經過了剪接才看出整個創意的結 構,感受到原來這個星球是長這樣啊。在一首完整的歌曲出現之前,一張張的照片就像不具意義的音符, 但最後終於串連起來,確實感受到這真是一首很美妙的歌曲。
至於把寫真書做成展覽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像一個 DJ幫歌曲做REMIX,本來一開始以為他是要類似的歌 曲,只要稍為編曲一下,沒想到小鳥先生想要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版本,這才知道他想要的是更大膽、更截 然不同的方向(笑)。
問:分享在拍攝過程中,做過最瘋狂以及最有成就感的事。
川:通常在出外景時攝影師一定都會盼望有好天氣,剛 好在拍攝那一天遇上颱風,下起了傾盆大雨,當時甚至 想乾脆不要拍好了。結果擔任模特兒的小女生卻很開 心地說:「下雨了」,一時我也被感染了,就在雨中盡 情地拍攝,不受影響,兩個好像小孩子一樣玩耍。
最有成就感的事,應該說拍了這麼大量作品,最後變成書又有機會到臺灣來開個展。拍攝過程 總共花了三年,自己有兩個心願,第一個 是出作品集,第二是在日本舉辦個展,我做 事向來比較憑直覺,剛拍完時興起了在臺灣 辦展的念頭,朋友介紹信義誠品六樓的展演 廳,我非常喜歡,就擅自決定將來辦展的話 就是這裡了,沒想到最後真的可以有這樣一 個展,非常意外,很感謝誠品願意支持對於 這樣一個不太可能賺錢的展覽。寫真展將於 5/29∼6/14展出,希望大家都來看展喔。
問:準備了幾題快問快答,請兩位不要思 考,直接作答。請問幾歲時覺得攝影/設計 可以做為終生職業?
川:28歲。
遠:22歲。
問:最想擁有的天賦是?超能力也可以哦。
川:瞬間移動的能力。
遠:擁有創作音樂的才能,超越現實的話就是音樂魔法。
問:最喜歡的臺灣食物。
川:起司蛋餅。
遠:有醬油、辣油和沙茶醬調和在一起的火鍋沾醬。
問:目前對自己來說最珍貴的事物。
川:健康。
遠:我的孩子。
問:覺得攝影和設計所給予你們的力量是?
川:讓人可以進入夢幻國度。
遠:讓作品像音符一樣的組合串連起來,成 為一首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