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泓】《青春冒險王》話說米歇爾龔特利小時候

鄭秉泓
高雄人,寫影評、策劃影展、也在大學教電影,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青春冒險王》
《青春冒險王》

我本來要用「沒想到米歇爾龔特利居然拍了一部成長電影」這句話做為本文的開場,但隨之一想,非常不超級英雄的《青蜂俠》不就是一部成長電影?再想《王牌冤家》和《戀愛夢遊中》也都是,應該說,米歇爾龔特利從來就只拍男孩的成長故事呢?

米歇爾龔特利是法國人,他從小活在音樂世界,大學念的雖是應用美術,卻組樂團擔任鼓手,樂團解散後開始執導音樂錄影帶,他在史派克李的推薦下,執導了由查理考夫曼編劇的《還我本性》,接下來就是已成一代愛情經典的《王牌冤家》及《戀愛夢遊中》。

他擅長運用豐富的色彩、構圖與匠心獨運的CG(電腦繪圖作品),打造出以現實為基礎卻又變形、失序的瘋狂世界。他那讓故事主人翁在夢境、記憶、幻想和真實之間無止無盡穿梭的作者風格,早期確與查理考夫曼有相似之處。

不過從備受低估的《王牌自拍秀》開始,龔特利的作品中某種樸拙童趣,以一種非常自在的方式滲透出來,就此淹沒了考夫曼那副典型文青式焦慮,那一刻起我開始比較理解龔特利了,一個英語發音作品遠比原汁原味法語作品還要多的法國導演。

本片取材米歇爾龔特利與自己年少時代好友的成長經驗,講的是兩個與各自原生家庭有心結的男孩如何結伴展開一場公路之旅,我恍然大悟 《青春冒險王》原來是有超能力版本的《青蜂俠》。如今,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青春冒險王》,既是緬懷也是修正,緬懷的是龔特利自己的青春,修正的是《青蜂俠》卡關之處。

有的導演第一部劇情長片就要拍自己的故事, 有的永遠只拍自己的故事,還有的到中、老年 以後才開始透過影像回首自己人生,然而不管如何,許多影像創作者都會想要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某個階段的親身經歷拍成電影。《青春冒險王》沒有龔特利過往作品天馬行空,他把很多私人情感藏在青春期的困惑與扭捏裡,藏得 非常深,非常高明,非常不動聲色,直到電影謝幕之際,才「轟」的一聲整個炸裂開來。

我以為龔特利這次只講鄉愁,只談夥伴關係。 到底,他還是偷偷說了愛情。一分鐘的畫面, 無限大的愛情。這就是米歇爾龔特利。▍

鄭秉泓推薦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