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叔的生活偏見 昔日叛逆文青.走過後青春期.如今是個大叔
撰文=黃威融
30歲之前就是個文青,進入後青春期之後改變並不多,如今40好幾確認大叔無誤。曾是廣告人、寫作者和總編輯,近幾年和一群年紀相近的大叔好友們到處吃喝玩樂,一起哈拉扯出一大堆大叔生活偏見。

多數臺灣人認知的音樂祭,大概的想像版本就是簡單生活節和大港開唱,某個週末在大城市的開放空間邀請許多國內外音樂團體表演,順便搭配好吃好買的市集活動,差不多就是這樣。不過,很多國外音樂祭不是這樣的,例如從1997年七月下旬開始在日本舉辦的Fuji Rock Festival(以下簡稱腹肌團,跟著這麼叫就對了),前兩年在富士山附近,第三年後地點移到新潟縣的苗場滑雪場,從東京羽田機場搭遊覽車約四個小時。音樂祭附近提供住宿的地方不多,很多人選擇露營,多數人在半年前就開始搶民宿。
它的原始概念來自1969年八月連續三天在美國紐約州舉辦的伍茲塔克(Woodstock)音樂祭,年輕人們千里迢迢到距離城市有段距離的自然環境享受音樂表演。根據過去十年教導我做雜誌和玩樂的詹偉雄大哥2011年第一次參加腹肌的說法是, 第一天就遇到大雨,就算穿了雨衣,雨水像瀑布一樣狂瀉,雙腳得踩著爛泥前進,在每個舞臺之間移動都要走一段不算近的路,在體力大量付出的同 時感官會變得很活潑。走過溪谷、森林、木棧道,在那幾天人們被斬斷原本和日常生活的聯繫,創造出另一段生命經驗。
都說成這樣了,當然很想去。不過大叔的紅塵俗事太多,一拖就是好幾年。想去但還沒去成的這段期間,可說是忍辱負重地在文青圈活著,我身邊的前輩、同事、朋友、晚輩們,個個都是聽音樂追表演非常厲害的玩咖,但是在熱炒攤講垃圾話時,明明是在討論某團的新專輯,忽然就會扯到那年在腹肌那場他們怎樣怎樣,啊你沒看去過喔?或者在某個演唱現場講音響調校,也可以用腹肌現場的狀況來解釋,接著就補一槍,對喔,跟你講這個你不知道;最後把我點醒的是愛聽音樂的建築前輩,他建議我們一定要去現場感受過那個氣氛,聽音樂看團未必是最重要的,如果沒去過腹肌現場看人家怎麼在大自然放音樂,光靠想像沒用啦。

就這樣,2015年底我約了幾個大叔朋友決定今年一定要去腹肌音樂祭,不囉唆,直接報名雄獅旅遊的團,我們根本沒時間和能耐自己安排住宿和相關瑣事,旅行社在這個世界存在的目的不就是要服務我們這樣的人嗎?我根本不在意哪個知名樂團要來,我就 要去腹肌,去看看那裡的天空,那邊的山和水,去創造一段在那兒才有的人生。
去腹肌最重要的就是防雨裝備
所有去過腹肌的學長學姊最重要的提醒就是會遇到下雨,而且是很大的雨。整個現場位於海拔一千多尺的山上,路面非常原始,一旦下雨會非常泥濘,因此一定要穿雨鞋,最好是超過膝蓋的長筒雨鞋,問題是我們臺灣人平常誰會穿這樣的鞋啊。我的對策是先在 臺灣的五金行買了一雙不到五百元的長筒雨鞋,經過幾次試穿後決定放棄,即使裡面裝了鞋墊搭配襪子穿起來還是不舒服。根據情資,許多人推薦日本野鳥協會針對賞鳥者設計推出的長靴 WBSJ(Wild Bird Society of Japan),它的質地柔軟,方便收納摺疊放 進隨身行李,臺灣有進但價格偏高,去日本買划算。
除了雨鞋,遇到大雨時一定要有大斗篷雨衣,便利商店賣的小飛俠款不管用,登山用品的專業款才派得上用場,能把背包整個包覆,夠寬大才不會讓水流進靴子(長筒優於短筒的用意在此)。為了防水,前輩們再三 交代一定要準備手機防水套和相關防水裝備 (放地圖和錢包),在山裡遇到下大雨,那裡是沒有遮雨棚這種東西的。遇到下大雨, 晚上氣溫下降,白天可能20幾度,溫差大, 一定要帶輕便機能款保暖衣物。如果準備不妥當,再好聽的音樂你撐不下去,就只能撤退回民宿取暖。
大叔如我,怕下雨怕受寒,行前收集資料時,知道下雨失溫的嚴重,不但自己把各種裝備都搞定,還拍照傳給相關團員,嚴格要求一定要比照辦理。到了會場的第一晚,多數團員都去衝音樂祭買限量紀念品,我最在意的竟然是官方紀念品販售區旁邊超市賣的 WBSJ雨鞋有沒有我的尺寸,非常幸運的我搶到4L咖啡色款,買到之後我覺得如釋重負,然而最諷刺的是,我們今年遇上了十年難得一次沒有下雨的腹肌音樂祭,所有防水裝備通通沒派上用場(勉強說週日傍晚五點多有下了大約十幾分鐘的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