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穀場 Buda。Bannai 】小幫手的第二個家 勞動中找到溫暖撫慰

 

一個人的民宿篇 

撰文=葉思吟

擺盪於多城之間,經常處於「旅途中」狀態,漫步國內外自然山徑、藝文城鎮,熱衷空間與視覺文化研究,悠遊閱讀、影像與文字組合。

攝影=李昌隆、蔡依芸

小幫手是曬穀場成長的主要動力與推手。
小幫手是曬穀場成長的主要動力與推手。

「如果覺得池上的稻田很美,那是人的手工做出來的,農民們在土地裡就像刺繡一樣。」蔣勳在一次《池上日記》受訪中如此說道。

這一番話,描述臺東池上獨特的美,不只是天然風景,更是人文景觀,因為人,讓這塊土地變得充滿魅力。而到了池上,決定停留「曬穀場」,也是因為人的情感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剛離開西部戀情的朋友,前陣子到東部流浪,歷經一段放逐時光後,決定落腳池上展開第二人生。在臉書上,我閱讀她分享的生活圖文,發現在這小鎮上,有一處旅人能安心停歇,獲得撫慰的溫暖空間,總是聚集了來過又來的各地朋友。也因為有一群不限年齡的「小幫手」,合力完成主人心願,而成就現在豐富樣貌。

[banner id=”10822″]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特刊05期 我想一個人去這些地方)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