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Book Film Music
口述=吳雅慧
舊香居店主。家裡開設舊書店超過40年。20歲隻身前往法國學藝術,回國後接手書店經營。熱愛文學哲學類書籍,也愛收集有意思的紙製品。
採訪.撰文=林正文
文字整理=范愷庭
攝影=陳昭旨

家裡開舊書店,什麼沒有書最多,每天睜開眼、睡覺閉著眼睛,隨手摸到的東西就是書,甚至小時候還是扶著滿地堆疊的書,學走路長大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裡,書很自然的是我生活裡的一部分。
真正讓我「喜歡」上閱讀的樂趣,是莫約小學一年級時,隨手翻到一本日本大正年間印製的日本和菓子圖鑑,那是一本限定本,介紹了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各種和菓子。日本書的印刷非常講究,書上的每個和菓子都是手繪的,但是配色漂亮到覺得好像真的,有粉紅的、有上金箔的,讓我覺得「天阿!怎麼會有這麼漂亮的書。」那時候從來沒吃過和菓子,但是這本書讓我開始幻想有一天可以去日本吃那些東西。後來,我開始看和國外風景相關的書籍,從文字和照片中發現原來還有另外一個世界跟你不一樣,逐漸累積想要探索世界的想法。
記憶裡,我的父母從來沒有逼我「看書」,但是我認識字和閱讀的速度都比同齡的孩子來得早,可能是因為小時候都要幫忙顧店,但又想看自己的想看的書(像是漫畫),又要觀察店裡有沒有人偷書,所以閱讀的狀態常常是一心多用。而且那時候常常會有鄰居跟我媽告狀,「你確定你女兒有在顧店嗎?我走過去看到她都在低頭⋯⋯」。
顧店的時候,我為了看自己想看的書,就會偷偷擺在櫃檯下面當起低頭族,但三不五時還要提防被熟識的鄰居長輩敲頭警告說,「你爸回來了,不要再偷看書了」。但是遇到好看的書,我還是會忍不住一直低頭偷翻頁。但是如果店裡有爸媽在,我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從容看書。也許因為從小被訓練成要把握看書的時間,因此我也養成隨身攜帶書籍的習慣,不論是坐捷運、搭飛機、等人,我都可以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很快地進入片刻的閱讀世界。
我的閱讀來源一直是家裡有什麼書就拿什麼來看,或是隨手翻到,覺得有趣就開始看起來了。或許因為沒有人強迫我,所以我對於想看的書也很有主見,從小對老師指定要看的課外讀物,或是一窩蜂迷戀的暢銷書,向來不太去服從或跟進。
因為一直在書店裡工作,我可以從客人找書的問題中知道現在流行什麼書,像是幾年前九把 刀、藤井樹等網路作家開始竄起,指名要找這些書的人就變多,也才會讓我去注意到新的作家,或是有時候電視流行歷史劇,那陣子指名要買柏楊的《資治通鑑》的男生就變多。
書的種類非常龐雜,在書店裡也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讀者,以前年紀小的時候,對於「教你怎麼樣過日子」,「如何成功賺大錢」之類的書籍非常冷感,也不能理解。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我愈來愈能理解,不同類型的書,一定都有需要他們的讀者。對於一些未婚或者沒有戀愛經驗的人,言情小說是虛擬愛情的補給,就連A書的存在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種安全地、可以恣意想像、發洩過多慾望的工具,所以每種書籍都有存在的價值。只是遇到我自己無感的書籍,也不會評斷,只會默默地從旁邊飄走。
我父親早年開舊書店時,會有很多人主動拿 舊書來賣給我們,經常遇到原來書本的主人 過世,家人被迫處理大量的藏書。我父親很喜歡從這些舊書、舊紙片裡蒐集別人不要的日記、筆記本,而我從小也跟著在旁邊幫忙, 看的例子多了,漸漸體會一個人閱讀的書籍, 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態度和興趣。
書對我來說,不是只有傳遞知識的功能,大量閱讀讓我的眼界提早打開,尤其我喜歡的書以文學、哲學類居多,因為這些書裡讀得到人的內在思維,還有難以想像的異想世界。只是當文字引領你進入一個未知的狀態後, 很多人可以滿足於紙上的想像,但是這些經 年累月累積的奇想,我會轉化為行動,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的父母在書店裡沉浸了四、五十年,因為書認識了各種性格的愛書人,他們對很多事情也早已抱持著開放的態度,所以當我說想隻身去法國學藝術時,看著我長大的鄰居長輩都投反對票,但是我爸媽卻不阻擋。
我覺得我的生命已經離不開書,其實也從來 沒有離開過。雖然自己開舊書店,但是我買 起新書很瘋狂,亞馬遜網路書店上都會在你勾選購物車的下方有一個 「和你一樣買了這 本書的人還買了哪些書」的介紹,我瞄過看 到是我喜歡的,也就二話不說直接拉進購物車,所以書對我來說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玩具。
就連出國旅行,我一定會到當地的書報攤買張明信片,然後行程裡一定會安排逛書店, 甚至會買一、二本代表「到此一遊」。就連現在自家書店打烊後,我最常去的地方是 24 小時的敦南誠品,去那裡看外文書、剛上架的新書、還有看那些跟你一樣深夜不睡覺還 想看書的人。
我爸爸很愛書,媽媽很愛美、愛時尚。爸爸愛買紙製品、媽媽曾經想開服飾店。書和衣服對他們的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也影響了我,所以我賺來的錢,不是拿來買衣服就是買書。
但是我覺得擁有漂亮的衣服比擁有書來得殘酷。因為衣服會受限於身材跟年齡、過時了、 變胖了,再漂亮的衣服只能夠晾在衣櫥裡回味。但是讀書是不受限時間、年齡的限制,甚至就算沒有錢,也可去圖書館、書店裡享受閱 讀。而且不論在真實生活裡,你的日子是忙碌 煩躁還是抑鬱寡歡,只要願意打開書本,就能 夠暫時脫離現實束縛,掉進文字書寫的另一個 世界裡,享受不被打擾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