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黑膠 穿越英國Felt樂團 十年行旅

一種收藏 音樂就該是收藏在紙盒裡的產物

撰文.攝影=Kat
自由創作者,旅居溫哥華十年。愛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抱抱狗,拍拍照。個人網站: kat.com.tw

112
法國樂迷 JC Brouchard 撰寫出版的書《Ballad of the Fan》。

Felt,一支來自英國Birmingham樂團,於我來說一向都是不為人知的遙想。樂團由從未揭露姓氏的主唱Lawrence成立,沉吟、蒼白的氣質,在1980年代英國新浪潮樂團中獨樹一格,據說在一開始就已經設定了十年之旅:發行十張專輯和十張單曲後,宣布解散。

Felt的靈魂是後龐克的實驗美學,軀殼則是極簡主義的形式展現。作風低調,外界對於Lawrence的所知總是聚焦在他的怪異、潔癖與過分的吹毛求疵。他親手設計所有的Felt專輯封面,從照片、色彩的選擇到排版與字型的安排,無一不追求完美。

「音樂就該是收藏在紙盒裡的產物,所以聽音樂,就該聽黑膠唱片。」Lawrence如此說。因為著迷,因為好奇,我開始收集Felt的黑膠唱片和相關物品。從12吋到7吋唱片,從書籍到剪報,這些早已停產的物品,就是Felt唯一留下的線索。

 

25

鉛黑的人影,曖昧不明。仔細看著Felt的專輯封面,發現其受到古典吉他手Maurice Deebank的影響。早期的Felt音樂是綿長、孤冷的吉他和無鐃鈸的遙遠鼓聲。

Felt在1986年與Creation廠牌簽約,加入鍵盤手Martin Duffy,音樂上多了流行元素。愉悅輕快的《Ballad of the Band》,12吋單曲封面上初窺夏日的草帽。或許孤傲依舊,但慣於黑夜的Felt,總算徜徉於暖陽之中。而後,少了圖片,大量留白,專輯採用了純文字設計,是Lawrence對極簡風格的愛戀,也是Felt的隱晦,佚名的印記。

「Felt」是「Feel」的過去式,而黑膠唱片之於今天的數位化音樂,也是一種過去式。收藏黑膠唱片,是我對Felt無可替代的情有獨鍾。Felt在1989年劃下了十年行旅的句點,在一張張唱片裡,他們的聲與影是最貼近完美的永恆。▍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