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光交疊
老糖廠飄散新世代甜味


一段歲月 老廠房伴隨時代更迭


%EF%BC%88%E5%8F%B3%EF%BC%89%E6%BA%AB%E9%A6%A8%E5%92%8C%E9%A2%A8 %E5%A4%96%E8%A7%80
典雅質感老屋訴說花蓮糖廠修復故事。(照片提供=花蓮觀光糖廠)

文、攝 小海




時間在這裡留下影子,不隨著晨昏光線更迭,而是跟著拜訪者的心境流轉。當一切靜下來,能夠聽見風裡有著身旁屋舍數十年齊唱的歲月之歌。時間在這裡被守護,無數老員工們仍挺直腰桿熬煮通透的糖,香氣四溢,色澤明亮,聞見後終是忍不住,偷嘗一口。

臺東糖廠的時光旋律可以從第一車甘蔗運入唱起:1913 年,寫著「台東製糖株式會社」的鐵皮車廂滿載甘蔗,開啟了東臺灣製糖的輝煌歲月。隨著戰後國民政府接管,這裡改名為「台糖公司臺東糖廠」,更是增闢了鳳梨工廠、酒精工廠。而即使在 1996 年因為產業變遷必須抉擇關廠,這片天地也並未隨著任務消失而褪色;取而代之的,它以堅穩身形象徵起跨時代印記,以廣大的空間聚集了地方綻放的美麗創意。

那條噹啷作響的鐵軌如今還在腳下,引領眾人走進廠區,偌大挑高的倉庫在 2014 年成為臺灣設計展的耀眼舞台;工業簡潔的巨型車庫,是串聯起當地藝術人才的多元空間。

「庫空間」是藝術家的工作場所和作品展示平台,也是每個造訪者喚醒自我創作的靈感窗口。臺東糖廠在 2004 年確立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自此後進駐了相當多的原住民工藝家與藝文表演團體。廠區內所有空間運用飽滿,而珍貴保留下來的文化資產,也讓來者得以在文創洗禮之餘,窺見過去的年代。



主圖01_廣場1
腹地寬闊的臺東糖廠廠區,是臺東市民們的休閒空間。


位置稍北的花蓮糖廠,佔地廣大幅員遼闊,多采多姿的發展是一首悠揚的時光奏鳴曲。1921 年建廠時名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廠」,在戰時曾遭到嚴重襲擊,一度百廢待舉。然而戰後積極發展,超越全臺其他生產廠房,有著製糖、煉糖、酒精,甚至環保設備等最完善的製造流程。

花蓮糖廠在 2002 年面對熄爐走進歷史的現實,眾多員工與廣大的廠房同時面臨生命轉型,期待危機能夠成為轉機;當放眼望去廠區內過往為了容納眾多員工而留存的宿舍,竟是現今炙手可熱的日式木構建築,一個個倚著綠蔭藍天的小屋,在細緻修復下成為複印歲月的完美體驗;搭配著糖廠內充實的遊園導覽,訪客在此將踏上時間的影子,無論是走進停工多年的煙囪底部,抬頭瞭望跟當年一樣蔚藍的天空,還是拜訪製糖工廠,走在壯觀巨大的生產器具旁,都能想像曾經轟隆忙碌的甜蜜時代。

或許,相較於快速流動的現代節奏,糖廠百年身影稍顯緩慢,老的空間、新的身影穿梭,只要認真烹煮的精神還在,這熱騰騰的鍋爐就始終滋滋響著。加一點記憶,一點時代的滄桑,加一點創意,一點對未來的勇敢挑戰。身為甜蜜的時間守護者,至今每個晨昏仍在飄出焦醇香氣,讓人聞見後終是忍不住,偷嘗一口。▍



花蓮糖廠:廣達23公頃的花蓮糖廠, 在新舊人才接續地投入努力下,成功轉型為觀光休閒空間, 現為花東縱谷不可或缺的必經景點。

臺東糖廠: 九公頃的臺東糖廠內滿是跨時代的記憶, 關廠後在員工照護堅持下, 如今不僅是珍貴文化資產, 也是藝術家聚集創作的平台。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