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建築 東京前衛建築作品
撰文・攝影=謝宗哲
2007 年獲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亞洲大學創意與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翻譯日文建築書籍很多,代表著作《建築家伊東豊雄》。
2011 年底在台灣相當出風頭的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註一),靠著他前衛的設計理念贏得台中市府主辦的台灣塔競圖首獎。藤本壯介1971 年出生於北海道,1994 年從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後開始獨立創作,2000 年設立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他從一出道就被日本建築專業媒體看好,有機會繼伊東豐雄和安藤忠雄之後成為日本下一位重要建築師。
藤本壯介勇於嘗試溫和化解室內和室外空間的界限,創造具有漸層距離感的曖昧美好場域,而不是用牆製造一刀兩斷的間隔。他的新作「house NA」是位於東京高圓寺的私人住宅 , 外觀以全面玻璃來處理、整棟看起來「亮晶晶而光溜溜」,是個受到高度矚目而極具話題性的前衛住宅作品。
許多日本媒體用「難以置信」、「不可思議」等較帶有負面的評語報導,一般民眾對於藤本壯介往往認為「他是怪咖」;我認識的台灣建築界朋友,幾乎也都一面倒地直接以「不環保」、「很不綠建築」等一般性的認知做了拒絕性的論斷。然而,在我個人看來,「houseNA」卻是個足以和現代建築巨匠密斯• 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FarnsworthHouse(註二)這個以透明性╱流動性為主題的經典住宅匹敵的當代傑作。
2012 年初我親自前往現場,這棟房子離JR 高圓寺非常近,穿過車站前的有頂商店街往某條小巷走進去,遠遠就可看見它鮮明的身影——這是個以纖細的鋼柱與玻璃所構成的碎化式量體,宛如用透明的箱子堆積起來的家。在藤本壯介事務所Staff 的引導之下,我幸運地進行現場空間體驗大冒險。
進到裡面果然有一種很曝露的感覺,不過我發現這些玻璃面大都配備了極具設計感的窗簾,不必那麼在意被窺視。內部是由錯位的地板所連結而成的「地形」,在裡頭的上下移動彷彿是漫步在雲端。以各種不同高程的地板所形成的室內空間,有的可以直接上下,也有的需要加上一段小階梯才上得去。這個被立體構築而成的生活地形裡,有的直接是地板、有的則可以變成是桌子,或者能夠坐下來休息片刻的平台。
隨著場所的不同,空間之間因著錯位而得以被看見或遮蔽。隨著待在這當中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身體逐漸地習慣了,而有了一種被它所包被與保護的親密感。那是一種既通透又隱密的、讓人得以完全放鬆的空間體驗,實在非常不可思議。這個家的建築面積大約只有10 坪,但是卻完全感覺不出它的狹小。那是因為視線在當中的這些「樹枝」間穿透的緣故。由於在輕薄的地板上柱子也比較細,因此感覺上空間是往外拓展的,因而比實際上都還要感到寬敞而開闊。
藤本壯介表示這個案子最主要的image 在於「想要創造出宛如一棵樹般的家」,而這些地板就如同是長得很茂密的枝葉。「坐在『樹枝』上可以聽得到位於更上頭之樹枝的人的聲音,也能夠感到從樹上的枝葉縫隙所落下的光影。可以說全體是一個巨大的單一空間╱通鋪(One-Room),也可以說有多少地板就有多少房間」。
在這個僅有10 坪的小房子裡,我後來竟然整整待了將近2 個小時,並且拍了數百張的照片。每一個角度都有著無限的魅力,讓人覺得無比舒服。藤本壯介這個「宛如一棵樹般的住宅」,不僅再次完成了一個無比前衛的建築作品,同時也開創了宛如回到自然環境裡生活的風景。▍
/
註一∣ 藤本壯介,日本前衛建築師,代表作包括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東京公寓等,2011 年底獲得台中市政府預計斥資80 億元興建的台灣塔競圖首獎。
註二∣密斯 •凡德羅1950 年代在美國距離芝加哥60 英哩的河畔蓋的玻璃屋民宅,現在是開放參觀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