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走進微型市集 找生活提案
口述=硬柿子
貓小捲、小白、金金、鴨鴨、崔泡泡五位手作職人好友組成的「少女團體」,平常教學、工作各忙各的,每年秋天合體,聚會擺攤玩市集,為彼此加油打氣。
採訪.撰文=駱亭伶
圖片提供=硬柿子

硬柿子成軍的時間在前年10 月,因為我們五個人的個性,都不喜歡和別人爭,有容易被拗的傾向。所以希望能夠藉由五個人的力量,增強勇氣和信心,從此硬起來,不再當軟柿子。
我們都熱愛手作,因為上手作課或參加市集而認識成為好朋友。小白、小捲從事布、鉤織手作和教學。鴨鴨擅長籐籃編織,白天是藥劑師;泡泡是去年台灣泰迪熊大賽的冠軍,平常以縫製劇團和兒童節目布偶為主。金金很會做包包,是我們之間唯一比較常跑市集的。
硬柿子第一次「出道」是在2011 年11 月的華山光點市集。某次聚會,金金提出,最近有個市集何不一起參加的想法。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剛好夠我們取團名、準備作品,和整理一些二手衣。擺市集之前,有個學妹還為我們卜卦,預言了這次擺市集時間雖然緊湊,但過程會有收穫很多。
第一次擺攤很好玩,不久之後,收到松鼠市集的主辦人Yokoneco 花藝工作室的Sandra 的來信,邀請我們參加每年秋天才舉行的市集,因為柿子一年只熟成一次,於是我們決定選在每年柿子最好吃的秋天出擊。

我們從六月開始準備作品,鴨鴨做了手編籐籃、小捲的小麻鉤織編包、泡泡的兔子防吐圍兜和手感布偶,以及小白的相機旅行包、金金的大圈圈鑰匙包等,其中更有針對市集森林主題有關的栗子零錢包、松鼠鉤織娃娃等。去年十月松鼠市集是第二年舉辦,為什麼選在秋天? Sandra 說,對手作職人來說,秋天是一年收穫的季節,不管是創作靈感或作品的銷售量,都是一年的高峰,雖然生意好提高了收入,但可能在一直付出的情況下,設計新作品的動力就少了。有時候人在最忙的時候反而更渴望跟好朋友們見上一面,辦市集創造一個機會,激勵手作人各自帶著自己最新的作品前來,互相發表觀摩,裡頭有手作人彼此互相珍惜的心情,回去時帶著更好的能量繼續加油。
當天市集的場地並不是在一個園區裡,而是分散在台中五權西街的巷弄之間舉行,這樣安排顯然是希望來市集玩的人,能夠用悠閒的心情邊走邊逛。我們的攤位比較偏遠,但是沒想到活動一開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客人,從四面八方湧出,我們從頭到尾都忙著介紹和收錢。來參加的客人都很熱情,看起來很文青地拼命拍照,有的還是從基隆、台北過來,我們有點震撼到,最後東西幾乎都是完售。
那天參與的心得是眾星雲集,看到木作達人娃娃活大炳老師、花藝的茉莉老師⋯⋯等,聚集了很多手作界非常厲害的職人,聽說他們也都參與市集的企劃。因為攤位是邀請型態,並非自由報名,市集的主題性很強,整個氛圍感覺好像被森林的芬多精包圍,當然這是指客人還沒來,作品尚未被秒殺之前。
松鼠市集很不一樣的地方是有一種互助合作的氣氛,不收攤位費,大家分攤印製海報等宣傳的費用,一起動手架設攤位,同心協力合作, 隨時詢問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大家共同參與完成市集的感覺很好。
海報設計的也很漂亮,細心的事前詢問,把每 個人賣的東西都畫在海報裡,還設計了一套隱 藏版的明信片,只要消費就可去服務台領取,真的辦得很用心。比較遺憾的是根本來不及觀 摩別人的作品,只能事後看照片,大家最後都 累癱了,時間太趕,原訂的聚餐只好取消,聽 說今年會選在森林舉行,搞不好還會有露營, 真是期待。
以前參加一般市集比較難交到朋友,多少感覺 有點同行相忌,但是在這個市集完全感受不到 商業化的氣息,也規定不能殺價,有很多粉絲 前來,像是老朋友的同樂會一樣。就像我們平常忙於生活、工作與教學,但是紓 壓的方式卻是在百忙之中,親手為自己做一件 衣服一樣,雖然參加市集只會讓自己更忙,但 是想到有一件大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就會讓人更充滿動力,或許這就是一期一會帶來的力 量吧。
最後想要說的是,大家有夢想但不要幻想,我 們知道很多年輕朋友來市集玩,會很羨慕手作 職人的生活,覺得教學、出書、擺市集好像很 好賺,自由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過這只是 想像中美好的一面,沒有看到其中辛苦的地方, 其中花的時間和金錢其實不成正比。如果沒有督促自己做好規畫,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很容 易就覺得雖然忙碌但收入卻不怎麼樣,對自己 感到懷疑。但是如果你清楚自己想要甚麼樣的 生活,能夠單純的熱愛自己喜歡的事物,享受作品完成的成就感,那麼做這件事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