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Foodies in the Markets
文 吳亭諺
插畫 李宜蓁
以前住在臺東部落時,附近沒有市場,倒是會有一臺什麼食材都賣的卡車,在接近中午的時刻,透過廣播器撥放著經典的山地情歌,從遠方緩緩行駛而來,彷彿在告知部落裡的婆婆媽媽們:「我來了!」而卡車後面,往往還會跟著另一臺擺滿五顏六色遊樂設施的卡車,大人們只要投五塊錢,把吵鬧的小朋友抱上遊戲設施,就能專心地跟老闆買菜殺價。
長大後離開了部落,住到臺北南區,我常常會到木柵市場或是興隆市場買菜回家煮。然而夏天逛市場總是悶熱無比,我會去木柵市場附近的「逢玉冰果室」點份冰品消消暑。傳統簡單的擺設,古早味的杯盤、湯匙和一個堆滿熱帶水果的透明冰櫃,上面用卡典西德紙貼著「清爽可口 四季皆宜」,旁邊的櫃子裡,不知為何還放了幾個看似仿冒的名牌Coach包。
穿著短褲拖鞋輕鬆地走進店內,點份西瓜切盤,一整盤的西瓜配上少許剉冰,剉冰份量很剛好,可在冰還沒融化時就吃完,再配上西瓜的甜味,不用加糖水就很好吃。
常常造訪市場就會發現,每個市場 幾乎都會有一隻肥肥胖胖的狗,總 是晃晃悠悠地經過你身旁,像是活 廣告似的,用龐大的身軀宣傳著這 邊的食物很好吃。對我來說,市場 就是生活的日常,也像個電影場景, 說著每個店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