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創作
從微小的事物開始持之以恆
一種生活 秉持信念的插畫與廚事創作

在 2011 年 311 東日本大地震後,曾經有段日子裡,內心所想都是經歷核污染的災民,面對他們的悲傷,我反覆問著自己,究竟能做點什麼呢?對於那些連面也沒見過的人,他們的苦痛,也是屬於我的一部分。
很希望能託付自己的信念,使傷痛的情緒感受到撫慰,為不安的心帶來力量。就像記錄一路走來的心情轉折,與歷經震災的跡軌;在此之後的每一天,我都會在自己的部落格「記憶のモンプチ(記憶的 MonPetit)」放上一幅手繪畫。

忙碌時用麥克筆隨手拿紙一畫,或以鉛筆畫在發票、雜誌空白的一角。連續六年,我持續每天畫一幅動物的畫,並隨興地為插畫添上一些文字做搭配。在我所有的創作裡,動物們是擬人化的主角,譬如習慣泡在浴缸裡刷牙的熊,彈奏鋼琴與鳥兒一同哼唱的獅子,喜愛起司漢堡的獵豹……在充滿自由的線條與色彩中,使人徜徉於動物世界的和諧歡愉。
在插畫媒材的使用上,我僅以單色著手動物繪圖,讓觀看的人能對牠們產生更多的想像。家中兩大櫃的紙材,蒐藏我對古老年份紙張的愛好:百年地圖、鋼琴樂譜,斑駁的修道院用紙,已經寫過、泛黃的明信片,洗衣店裡寫上顧客需求的便條清單……依紙的生產國別和材質分類,創作時隨即抽用,並配合紙張的底色去畫上圖樣。

茶色「虎斑貓 Bon Bon」是我畫作中最常出現的角色,如同人般,Bon Bon 喜歡逛市場,熱衷旅行,愛喝咖啡,擅做各國料理。幾年前我和先生曾養過一隻貓,儘管貓兒已離世多年,對於牠的那份思念與愛,依舊讓我難以忘懷,彷彿也能從創作中去記憶過往。
烹飪如同創作,也是我生活的必須,料理三餐是家常便飯,平日也會依據需求客製外燴便當。近年來我將廚事與插畫創作結合,隨著旅行策展,造訪了許多城市。我特別喜歡到活動當地的傳統市集採買當令食材,並於展場的規劃上配合時節更迭,夏日提供冷飲,入秋則於活動現場開設 Pop-Up Cookie Shop 或三明治小鋪,融合在地風情特色。
而今年 11 月將於臺灣進行的展覽與三場廚事 Party「今天吃蔬菜」,我也會親手製作美味菜餚,期望能以真誠款待的心,烹調出最接近地氣的風土料理和日常暖食,與所有到場參與的朋友們同樂。●
中西直子「記憶のMon Petit」原作畫展
時間:2017/11/03-11/19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4號(Beher 食物研究圖書館)
活動FB: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
創作網站:toranekobonbon.com
口述、圖片提供 中西直子
文 楊芷菡
中西直子 插畫家、料理家。311 東日本大地震後開始在個人部落格每天更新一幅手繪動物畫作,並於 2013 年開始在日本各地巡迴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