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甜點餡
有文學的酸甜和純粹
一間甜點店 高雄日食生活
甜點師傅的華麗變身
小時候住在高雄六龜圖書館對面的甜點師傅江舟航,對書籍與閱讀存在著濃厚情感。早前,他每日在高雄三餘書店三樓限量製作甜點,騎著攤車到市集推廣在地食材。2015 年,再以在地食材為題,出版了半自傳食譜書《土文青,洋菓子》。
現在他把活動範圍由社群網站擴展至實體平臺,將甜點與文學連結在一起,持續創作甜點料理。因為來自偏鄉,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以所學回饋鄉里,正一步步朝向設定的目標前進。
「甜點這件事,到底還能做到什麼境界?」我常常這樣問自己。
從騎著攤車擺市集,關在書店樓上趕製甜點,再到以在地食材為出發點的書籍出版,爾後在今年開了夢想中的第一間甜點店,這兩年,朝著既定的方向,馬不停蹄,一件一件地逐步實踐,內心充滿驚喜與感謝。
退伍後留在故鄉,無非是想從南方展開逐夢旅程,相較於北部,過去高雄在地文化與食材、料理面向的關注度不高,很希望自己能從中扮演連結角色。因此,一開始設計烘焙甜點時,便很有意識地把這些素材融合在一起,例如選用甲仙的芋頭、美濃的澄蜜番茄,或是近期開發的「小陽餅」新茶香口味。這條路,始終沒有偏離過。
這些年的際遇,讓自己深覺幸運。之前工作室設在書店樓上時,獲邀參與跨領域創作,嘗試把文學、音樂內涵融入甜點中,激盪出新靈感,加上自己喜愛閱讀紙本書籍,從此持續嘗試,開發出以《少爺》、《再見柏林》、《小妖魔市》等書為名的甜點選品,提供客人在品嘗酸甜滋味時,也能藉此親近文學作品,願意重啟書本閱讀,讓甜點不再只是甜點,成為傳遞文學與閱讀美好的媒介。
為讓甜點散發文學風味,我把閱讀書本後的感想,透過混搭食材加以傳達。「小妖魔市」中充填繽紛多彩水果粒、酒漬櫻桃,象徵魔女渴求的青春永駐,而帶點苦澀味的可可粉,則隱喻慾念的黑洞,多層次的糕點設計概念,同時包容酸甜苦澀滋味,比喻人生中面對誘惑、權力時又愛又怕的矛盾。
除了將喜愛書籍轉譯為甜點主題外,在新空間開張後,不定期邀請作家舉辦「作家入菜」講座。除了為他們新書設計一款甜點外,還會請他們親自示範一道料理,先前以鄧九雲《暫時無法安放的》、郭明哲《大澳》為名的活動,均獲得熱烈迴響。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而透過和作者聊天過程,幫助自己成長。進而透過甜點再現書中的內涵,可視為「第二次創作」,企劃過程雖然辛苦,成果卻十分豐潤。
接下來,我想把創作空間移到出身地高雄六龜,小時候目睹偏鄉教育的資源不足,讓許多同學無法發展潛能,實在可惜。為彌補缺憾,明年計畫進駐小學教室,把這些年累積的資源帶進去,活絡城鄉間的交流,鼓舞學弟妹找出所愛,築夢踏實,活出美好生命。
如果回到當初,我依然會選擇現在這條路,或許別人眼中的我只是幸運,但自知每一步走來戰戰兢兢,睡得晚、起得早,盡量保持微笑,朝甜點的無限未來繼續前進。●
口述 江舟航(傑米)
文 葉思吟
攝 陳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