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有小河?
鑽進文山區巷弄尋找河神的家
一個實境遊戲 當河神迷了路

雨,拚命地下,落在擁擠的車道,也流往柏油路面和水泥磚邊緣,順著地勢,鑽入地平線的另一端。在臺北生活已經很習慣這樣子的雨天,卻沒有想過雨水會流往何處,直到某天,聽了一則關於河神的故事。
剛畢業半年的一位女孩,和我分享她工作後的心得。她在大學時就曾接觸過社區老房議題,夢想著畢業後能從事與社造相關的工作,而她進公司參與的第一個案子,便是一款結合文史導覽的實境遊戲,叫做「尋找河神」。
經她一提,我才知道在文山區的河溝小路旁,或是民宅的後巷內,原來埋藏著過去曾流經此地的水路河川,都因城市發展而被掩蓋。就像遊戲裡的故事設定,那位住在文山區的河神,在某次回家的路上不小心睡著,幾經時間流轉後醒來,卻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祂只對幾個現存的地標有模糊印象,因為這些標記上,都曾發生過一些歷史事件或故事。
打開遊戲的謎題本地圖時,一眼就能分辨出,地圖上河神的側臉輪廓,其實就是河川的流經路線和流域。若不是從平面圖觀看,沒有辦法單從城市的街景想像出這些遊戲內容;若沒有文史工作者與社區大學的研究,很難將其背後意義跟河神的意象串聯起來。
我想起我的故鄉雲林,每次回去都發現它在改變,拆遷後又再蓋的公園和住宅,這些地點早已不同於兒時記憶裡的樣貌。以前從學校返家路上,雨天時還能倚靠小橋,看著因雨水變得湍急高漲的溪流、踏著水溝上面的石板,從馬路跳進小巷。
女孩接著說,她和夥伴都對這款遊戲所帶來的效應與人潮感到驚訝,從鄰近的小學到大專校院的學生,就連後來搬遷到這區的住戶,都因實際參與遊戲,開始對文山區景美一帶有不同的認識。
記得以前看過的科幻電影《水世界》,片中人類能落腳生存的地方,只剩下汪洋大海,就連過去人類居住於土地上的記憶都已消失,預言般的情節,不斷提醒我們,必須正視人類對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而這款遊戲,則帶著人們透過實境及想像,挖掘出昔日的土地故事,讓人玩味。
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當你抬頭,或許還能望見同樣的天色,但下一次,當雨天來臨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尋找,說不定你周圍也有一位迷了路的河神。●
文、攝 林廷璋
林廷璋 櫞椛文庫館長;獨立刊物《圈外》總編。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偶爾寫詩、寫文。相信文字的力量,也懷疑所有真理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