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羅文傑
美食旅遊節目製作人。從小就胸無大志,長大之後,一度想要假藉工作名義到處旅行,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前幾日去勘景,地點是露營活動的宣傳場地,聊著聊著剛好聽到旁邊一位工作人員與客戶介紹臺灣的露營場地,提到一處地方比較隱密,臺灣人比較愛去,我就很不識趣地在旁邊加了一句,露營這件事情的本質就是把家搬到野外去,似乎就不應該怕被看,何必又要特別隱密的地方。
臺灣電視節目有一度很愛拍攝明星的家或是看他人的住家風水。或許「窺探」就是一種人類潛在的慾望。這幾年戰場又延長,改成看明星怎麼在野外露營。如果滿分是十分,出外景的生活困難度八分,如果再加上一邊要露營,一邊又要拍攝外景節目,困難度就會發生加乘的效果。
有一年一個題材,就是挑戰澳洲大陸的露營行程。我們從澳洲的南部大城市阿德雷德租了一台不算大的露營車,裡面用疊放收納的方式會有兩個床板,車上有基本的水箱,流理台。一台車就載了兩組小型攝影機,三個人就開始前往澳洲的中心點「烏魯魯」。

澳洲中部是一片廣闊的沙漠地,講是沙漠其實並不是很精準,組成上比較像是小硬石、黃沙、低矮草叢一起的乾燥沙地。電視戲劇裡面,行走江湖的演員都會說:「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過了這一村就沒這個店」,這些台詞完全可以用在這裡。飲用水要先買好,油箱要先加滿,還要算好中間驛站的路程跟距離,萬一沒有油,「著車」在沙漠的裡面應該是個不敢想的噩夢。因為車子一但拋錨,非常有可能要等上半天或一天,才會有其他善心車主經過,幫忙道路救援。
白天沙漠的溫度直逼40度以上,遠方彷彿沒有盡頭,還有一點一點朦朧海市蜃樓的煙霧出現。烈日當空的高溫與不太冷的冷氣,車子維持均速往前。兩旁公路沒有路肩,雙線道的車道常常都會有加長型運貨大卡,高速劃過我們的小露營車。有時還會見到路邊有挑戰公路騎車的單車騎士,頂著烈日賣力往前。如果有會思考的動物在路邊出現,我想牠們一定搞不清楚騎車的人類腦子裡面到底在想什麼。

晚上開車在筆直的公路上是危險的,可能要開個一兩個小時才會碰到一次會車,兩旁路邊也沒有設置路燈。奔馳的道路上,除了自己的車頭燈以外就沒有其他光源。
因為沒有算好車程,有時候太陽下山了還要趕路,為的就是要趕上露營地關門的時間。澳洲大陸上有很多夜行性的動物,晚上會跳出草叢覓食,走著走著牠們就會跨過馬路。路上因為沒有太多車,又是趕時間,一般車速都不會太慢,這些夜行性動物被車燈一照,一下子傻住,會停在馬路中間呆住不動,煞車來不及就會直接撞上去。
拿澳洲數量最多的袋鼠來說,大型的袋鼠體型相當人類的成年人。如果不站在愛護地球動物的立場,澳洲袋鼠數量太多,一兩隻的損失可能還好,但是自己車子在這個沙漠被袋鼠撞壞可不是一件好事。露營車頂又設計的比較高,高速急煞,翻車是很常見的。

晚上紮營在有商家經營的露營地,以人頭計價,或者精確來說是以「看得到的人頭」計算,如果你車上有躲著人,入口處的收票經理沒有認真往車窗裡面看的話,就可以節省下一筆黑心錢。一位住客約是澳幣25元,露營地提供廁所、投幣熱水與充電插座。
晚上睡在車上,四周空氣隨著氣溫下降,車窗不時吹進涼爽微風。除了旁邊胖同事的打呼聲,奇怪的是一點蟲叫聲都聽不見。翻滾了很久都睡不著,往旁邊挪一點,透過側邊車窗看到滿天的星星。白天開一整天的車又要與新主持人奮戰糾纏,晚上忽然安靜了下來。盯著紗窗外的星光,皮膚摩擦在生硬的床板上,也沒有手機可以滑,牽掛的人事物也遠在千里之外。人類久遠前就是在野外生火過日子,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基因還留著老祖先的習慣,一向不喜歡離開城市太久的我,好像也是在那個清涼夜晚的當下,有那麼一點點懂得露營這件事情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