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童話般的小鎮
當志工建石牆


一種體驗 在 16 世紀捷克老酒廠工作


P9094247
在 16 世紀老酒廠中,體驗捷克家庭的日常。


安定久了,渴望打破規律生活的因子,不時提醒自己,在公司的冷氣房裡敲打鍵盤,腦子裡卻想前往某個未知的國度探險,當滑鼠移到了電腦螢幕上的捷克志工計劃,寫下志願信,和朋友反覆推演討論,一步步實現計畫軸線。

國際志工營聚集各國志工一同生活、工作,協助各地環境、文化、教育、社會等各類議題。我們工作地點位於捷克西方的一個小城鎮 Chšríšc,周圍環繞大片森林,未來將在城鎮中的 16 世紀老酒廠內進行維修、再造的工作。行前規劃發現,這個村子只有一家商店,一間教堂和一個郵局,童話小鎮的畫面霎時立體了起來。

兩個東方臉孔操著不太流利的英語,終於來到這個距離半個地球的國度,轉換三次地鐵、兩次巴士,來到山坡上的小車站,火車緩緩駛上山頭,窗外翠綠草地上錯落著建築物的紅屋頂,筆直的針葉林裡似乎還留著樵夫遺落的斧頭;在小麥色的田野間下車,等待酒廠主人,風順著遠方的教堂迎面拂過,如果世界真有盡頭,大概就在這了吧。

第一眼看見老酒廠,還以為是座廢墟,磚牆斑駁,外觀老舊而殘破,但一踏進屋內,隨即被溫暖的音符環繞,黑膠播放著 Bob Dylan 的歌,木桌上擺著大大的歐式雜糧麵包,沙發隨意擺放木吉他,在溫暖的光線下,彷彿闖進童話裡的屋子。

「Pivovar Chšrícš」酒廠於 1547 年營運,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酒廠,因二戰而荒廢,目前接手經營酒廠的夫妻檔 Petrem 和 Jana,希望能保留 Chršícš 村落的珍貴歷史文化,在捷克非營利組織(GEF CZ)的幫助下,開始進行酒廠再造計畫,其中包含收藏捷克居民農村文物的微型博物館、舉辦音樂節,以及各種社區教育活動。

夫妻倆育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和一隻在屋內、屋外穿梭自如的貓,Jana 帶領我們到房間放行李,裡頭有上批志工所製作的床,在木頭與木頭間的接口,還可以看見殘留下的鉛筆線條,地上鋪著歐式的手織毛毯,沉穩而低調的花紋,邊緣還有不規則的線頭,隨性且家常。酒廠中有兩個像浴池的石造容器,是從前釀酒的池子,而他們也在今年夏季開始釀造自己的啤酒,傳承 16 世紀以來的傳統。

來自各國的志工陸續來到酒廠,德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韓國、斯洛維尼亞、瑞典、波蘭的朋友,總算從茂密的森林中抵達,進行為期七天志工營,主要工作為修復老酒廠,一週工作五天,週末於近郊旅行,探訪群山環繞的波希米亞 Kšrivoklát 古堡,到 Marianska Tynice 博物館參與周末市集,還曾在 Krivoklatsko 捷克景觀保護區中巧遇沉睡的山豬。

酒廠主人會和志工們討論每日的工作項目,例如建造石牆、園藝、廚藝等。主要的工作是以歐洲傳統工法建造石牆,大小不一的石頭交互堆疊,當我正苦惱著找不到合適的石頭塞滿空隙,一旁的俄羅斯朋友卻說「沒關係,無論這個空格有多大,我們一定會找到一塊適合它的石頭。」在單調的工作裡,她卻教會我一件人生哲理;同時也在廚房跟著 Jana 學習道地的捷克料理,採集森林中的野菇,院子蘋果樹上的蘋果,每一道料理都濃縮了這片土地的氣味。

某天夜裡,大家圍著火堆,用削尖的樹枝烤著食物,在俄羅斯朋友的眼裡卻像在釣魚,原來俄羅斯人在冬季會在結冰的河面上鑽洞,用樹枝當釣竿釣魚。對我來說,如卡通裡的情節,竟在別人生命中真實上演,如果沒有這趟旅程,文化體驗之於我,或許還只存在於動畫的線條、作家的筆觸中,而身處在此,那些看似遙遠的國度,也不再是地圖上安靜的色塊。▍



Pivovar Chšrícš
地址:Chric 2, 331 43Chšrícš 2, 331 43 ,Czech Republic
電話 : +420-374-440-180
網址:www.facebook.com/propolis.os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VYA)台灣國際志工工作營
提供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超過三千個海外服務計劃。目前是亞洲志願服務網絡(Network for Voluntary Development in Asia ,NVDA)及 CCIVS at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國際志願服務協調委員會)的台灣唯一正式會員。
電話:+886-223-654-907
網址:www.volunteermatch.org.tw/IW/7-1-about-VYA.htm







文、攝 We+n



We+n 在雜誌業打滾的文字工,看電影常注意背景人物在做什麼,走路總好奇的樹上葉子長什麼形狀,思考著怎麼讓生活打在拍子上。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