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一場田園文藝復興

一種祭典  2015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撰文.攝影 薑薑
樂團拍謝少年主唱,同時也是飲食產業工作者。深信只要有音樂與美食,日子都好過。

大地藝術祭最著名的作品:梯田,具體而微的表現新潟越後的地景精神。
大地藝術祭最著名的作品:梯田,具體而微的表現新潟越後的地景精神。

對於日本新潟越後的印象,多半來自於享譽海外的Fujirock富士搖滾音樂祭,以及有著越後之光美譽的越光米原鄉,首次接觸大地藝術祭,一幅懸於梯田的立體詩作,雖讀不懂日文,但巧妙裝置讓人心生好奇。讀到策展人北川富朗一席話:「藝術應該陪伴在人的身邊,發揮作用。」內心不住點頭之外,也悄悄許下來年務必躬逢其盛的心願。

號稱世界最大的戶外藝術活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00年於新潟縣越後地區首次舉辦,此後每三年一屆,持續到今年2015已是第六屆。距東京搭乘新幹線約兩小時車程,越後妻有自古以來,即是日本相當具代表性的糧倉,如同池上米鄉之於臺灣,每每評比最好的米,產地往往就來自這個區域。

然而隨著工業興起,農業日漸衰退,人口逐漸移往都市,造成當地村落高齡化、廢村遷村的情況日漸擴大,日常經濟生產活動沒落,緊隨而來的便是村子的破舊與衰敗。

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北川先生從傳統的「祭典」找到解決之道,努力想讓村裡老人們再度綻放笑容,提出各種如祭典般熱鬧的裝置、活動與饗宴,將藝術帶入農村地景之中,具體而微地表現出過往農村時代裡各種故事與日常樣貌的一瞬之光,為這塊土地注入嶄新的魅力,十幾年下來吸引越來越多人前往。從觀展、志工到協同創作,700多平方公里的廣袤田野,散落著300多件作品,以作品為路標的藝術之里,藝術與生活在此密不可分。

驅車遊盪在越後鄉間,展點與展點之間的距離少則三、四十分鐘,多則高達兩、三個小時,近乎臺灣四分之一面積大的區域裡,彼此相聚甚遠的展點讓觀展行為多了許多與眾不同的趣味,路上巧遇的各種地景、展品與人們,甚至迷路所遇著的風景,彷彿都是藝術祭裡巧妙安排的無名作品。印象裡那條以藝術為名的界線,在這裡其實日常的不得了,俯拾皆成生活餘韻。

相較於美術館裡使用大量的中性空間來表現藝術作品,大地藝術祭裡作品與空間則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如田島征三的《繪本與果實美術館》,以「學校不是空的呦」的口號,從繪本裡的童話角色出發,結合當地人繪聲繪影的鬼怪奇談,從平面插畫到立體裝置將廢棄小學校佈置得如夢似幻,空間裡更頑皮地使用水力或人力來驅動齒輪裝置,好比默默移動的展品、不經意發出奇異聲響的設施,讓大人小孩玩的不亦樂乎。

3.%E8%B6%8A%E5%BE%8C%E5%A6%BB%E6%9C%89%E9%87%8C%E5%B1%B1%E7%BE%8E%E8%A1%93%E9%A4%A8%E5%A4%96%E7%9A%84%E5%9C%9F%E6%92%A5%E9%BC%A0DJ%EF%BC%8C%E7%AB%99%E4%B8%8A%E5%B9%B3%E5%8F%B0%E5%B0%B1%E6%9C%83%E5%87%BA%E4%BE%86%E8%B7%9F%E4%BD%A0%E6%89%93%E6%8B%9B%E5%91%BC
里山美術館外的土撥鼠DJ,旅客站上平台就會出來打招呼。

陶藝雜誌編輯入澤美時的作品《產土神之家》更進一步將在地生活變成作品,將一棟因地震而久無人居的木造空屋改造成展覽空間與餐廳,運用大量的陶瓷器佈置,最特別的是進門迎來一座碩大美麗的雙口陶爐,想像釜鍋上唏哩呼嚕的米飯,配上在地的野菜與山產佐餐⋯⋯。

因為藝術與人的進駐,讓原本空蕩蕩的房屋有了嶄新的魅力,即便在藝術祭結束後,餐廳依然持續營業,成為村民們聚集的場所,也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拜訪;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成就了這件充滿生活之美的作品。

5.%E5%8F%96%E5%9C%A8%E5%9C%B0%E5%9C%9F%E5%A3%A4%E7%82%BA%E6%9F%93%E6%96%99%EF%BC%8C%E9%81%8B%E7%94%A8%E7%95%B6%E5%9C%B0%E5%82%B3%E7%B5%B1%E7%B9%94%E5%B8%83%E6%8A%80%E8%A1%93%E8%A3%BD%E4%BD%9C%E5%87%BA%E4%B8%80%E4%BB%B6%E5%8F%88%E4%B8%80%E4%BB%B6%E7%BE%8E%E9%BA%97%E7%9A%84%E5%B8%83%E5%8C%B9
取在地土壤為染料,運用傳統織布技術製作出美麗的布匹。

實際走訪一趟,能引起心底漣漪的,多半是那些充滿當地生活軌跡與風土民情的裝置,在追求極致藝術表現的路上,細膩考量到全年齡觀賞體驗互動,以及在地居民自發性的參與投入,成就了大地藝術祭獨樹一格的美學形式,藝術家們無處不見的人文關懷,溫暖地圍繞著整個越後妻有地區,對於人與土地的感情,就是這裡最美的表現了。▍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