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四家尋常便當道出奮起湖歷史

Cover story 平民便當

撰文.攝影=劉克襄
常於各地城鄉漫遊,從生活風土事物挖掘題材,提出不同角度的見識,著有《11元的鐵道旅行》、《男人的菜市場》。

 

鳥瞰奮起湖車站與老街。
鳥瞰奮起湖車站與老街。

小小奮起湖,走逛半小時,老街的形形色色大概就認識了。商家比鄰而立,上百小店多樣展現,形成街坊的熱鬧喧囂。

但撐出長久繁華的,首推還是便當。縱使火車停駛好一陣,這個鎮也未直接座落在台18幹道上,遊客還是願意繞進去休憩,順便買個飯盒,填飽肚腹再上路。

奮起湖便當源自百年前阿里山鐵道的興建,此地是中途的重要驛站。三〇年代觀光旅遊興發,火車抵達此地時,往往接近中午,便當的生意遂因應而出。日後隨社會局勢變遷,更發展出現今的盛大規模。

半世紀前,我就吃過這小鎮的便當了。那時六歲左右,爸媽帶著我和弟弟到阿里山看神木。但貧窮年代的旅行,花什麼都斤斤計較。還記抵達此地時,爸爸為了省錢,從窗口只買了兩個便當。全家人一路沒什麼用餐,沒想到兩個便當竟吃不完,還可以留存一些,帶到森林遊樂區。奮起湖便當很大,這個印象便是從那時留下的。

七〇年代末參加溪阿縱走(溪頭到阿里山),台18還未開通,遊客下山時全部擠火車。我和同學一路站著,抵達奮起湖,大家生怕買不到便當,在月台瘋狂地搶購,彷彿戰時逃難般。好不容易購得,只能站在車上吃。印象中,那時火車便當的白飯和菜總是緊緊擠壓,硬如米香,卻也吃得津津有味。

 

IMG_2719z

幾回的便當記憶從來不是什麼好吃的美食,而是搭乘火車來去,中途唯一可以吃東西的地方。如果錯過,恐怕要一路漫長的挨餓。

奮起湖並不產米,當年也無任何重要蔬果,一條老街只有山下運上來的生活雜貨,米糧供應主要也是靠著鐵道的載運。當地商家會製作便當,主要是看準了旅人必須在此打尖的商機。

怎知90年代後,時代轉變,尋常便當變成地方特色,在地不可或缺的生活內涵。便當業者受此刺激,尋思自己的歷史,當年的發跡淵源,竟也能娓娓道出自己的便當故事。

還記得上個世紀末,阿良鐵枝路的老板帶我吃紅糟肉排骨便當,一直強調著,自己的最為道地。因為服務對象不盡然是火車的旅客,主要是周遭山區的採茶婦女。採茶的工作每天都有,便當自需不斷換菜色,還要用包頭巾裹袱。後來我再去,他便發展出漂亮的花布包裹便當。

阿良的小店位居小村最裡面,其實發跡較晚。登山食堂緊鄰車站月台,才是小鎮最早起家的。日治時代食堂的老板先開設菜店,讓伐木工人有酒菜小酌之地,戰後才轉型做便當。但也不只是提供飯盒給火車旅客,初時他們還服務來此山岳活動的旅人或勞工。從其便當之名,大抵可得知,或者從中感覺,此地並非只是一般人觀光之地。其菜色內容,彷彿也沒什麼好說,但該到位的都具備,紮實得很。

奮起湖大飯店與登山食堂有遠親之關係。自從便利商店以一元象徵性地取其名做為版權,不僅打出便利商店鐵道便當的名號,意外地也讓奮起湖便當的名號更加響亮。如果沒去奮起湖見識,可以去便利商店觀看。它全然仿照奮起湖大飯店的內容,排骨加雞腿,豐碩地展現其雙主菜風格。

位於暗街仔內的蘭香食堂,也有一甲子歷史, 卻是最內斂的一家。老板總是戴著口罩,坐在整齊堆疊的木片便當盒後,擺置食物的桌面清潔有致,讓人印象良好。飯盒中一顆梅子的存在,更充滿日治時代風味。食堂內容很簡單, 僅有滷排骨和滷雞腿兩種,我個人偏愛敲捶扁薄的大塊滷排骨。

小小兩百公尺老街,四家便當店分庭抗禮,各 有特色,也獨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風貌。我們 到池上、福隆買鐵路便當,主菜幾乎大同小異, 連輔助的小物都神似,但奮起湖從主菜就展現不同特色。除了主菜分歧,小菜大抵相似,紅枝、魯蛋、 黃蘿蔔片皆不免俗。唯當地的轎篙筍卻不可忽 視。此竹乃桂竹變種,阿里山中海拔山區盛產, 四家奮起湖便當再怎麼變換主菜,配角一定有它,也最具代表性。

龍鬚菜亦然,村子周遭常年廣泛栽植。便當有此菜添加,彷彿畫龍點睛,更增奮起湖的 與眾不同。只是龍鬚菜並非隨時可摘,常被 高麗菜取代。而我最期待的,或許是大碗豆的便當。大碗豆也是阿里山特產,往昔冬天 的便當常有此豆筴,襯出奮起湖便當的獨特, 可惜許久未見。

四家便當價錢每個都在 100 ∼ 120 元上下,若 攜帶外出更便宜,顯見用餐空間不足。晚近大 陸客增加,便當販售數量更是遽增。蘭香或囿 於空間,繼續它的小室格局,其它三家都擴張 了店面,或租借外頭空地。以前民宿客房都用 來當餐廳,反而更為實際。

便當持續熱賣,今之便當的內容不得不增加名 目和變化。你有滷雞腿,我亦有炸排骨,遂也 打亂了昔時的各自品牌。若懷念過去風味,循 我報知的線索,大抵還是能找到原有的特色。 聰慧者前往旅遊,更可四、五人一組,合買各 家的比較,以免向隅。

如今經濟景氣低迷,庶民食物當道,台北、台 中等大站,鐵道便當成為大家爭搶的大餅。殊 不知,在此一偏遠中海拔山區小鎮,周遭林木 幽靜,鐵路便當的競爭一樣超乎想像的激烈, 早在山下還未開打時,這裡就是台灣鐵道便當 的一級戰區。▍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