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特丹
閒逛百年歷史的戶外市集


一座城市 最適宜居住的單車城市


奧斯特公園的週一傍晚,陽光仍正好。
奧斯特公園的週一傍晚,陽光仍正好。


第一次到歐洲,因朋友慫恿,第一站選擇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不久前,英國雜誌《MONOCLE》公布 2013 年生活品質調查,評選出全球最宜居的 25 座城市,阿姆斯特丹以「悠閒的氛圍、無盡的綠意,以及遍布城市的單車道,為這個文化中心下了最好的註腳。」名列第 22。

單車之於阿姆斯特丹,就如同機車之於台北。行走在阿姆斯特丹街頭,最常見的就是單車騎士。處處都有的單車道,是種近似人行道的淺磚紅色,導致我常不自覺地走在單車道上。當單車或左或右或從後方輕盈滑行而過,便伴隨著清脆的警告鈴聲「滴鈴鈴滴鈴鈴」。如果有「全世界最優雅警示音評選」,我想阿姆斯特丹的單車鈴聲應入圍前三名無誤。

這個城市有著全球最高的博物館密度。「博物館廣場」因周圍三大博物館而著名,分別是國家博物館、梵谷美術館,和市立美術館。廣場中央的大草坪上,人們或坐或臥,有人踢足球、有人遛狗。人群眾多,側耳傾聽只覺安靜,環繞流動的是一種悠閒寧謐。足球在草地上滾著滾著,時間卻靜止了。

位於城東的「達帕市集」,歷史悠久,一百年前就被規劃為戶外市集。07 年《國家地理旅行者》將它評為「全球十大購物街之一」,荷蘭也曾將它選為全國最優良市集。攤商種族多的像聯合國,商品豐富又平價,充滿異國美食、布料與用品,市民暱稱它為「世界市集」。

阿姆斯特丹人熱情友善,連逛個市集,都有荷蘭大男生跳到相機鏡頭畫面中,堅持要我幫他拍照。一個印度小販見我手拿相機,叫我拍他賣的衣服,說只要拍一張,他衣服全部賣我五歐元。在水果攤,買了一袋一歐元的鳳梨(約台幣四十元),味道雖不比台灣金鑽,但在物價高昂的歐洲,可以吃到這樣清甜的鳳梨,還是划算。

離達帕市集走路五分鐘的奧斯特公園,是市政府第一個籌建的大型公園,也被公認為這座城裡最具多元文化特色的公園。因為達帕市集與奧斯特公園所在的奧斯特區,主要居民為蘇利南、非洲、土耳其、摩洛哥、印尼、印度等移民,很多人的祖先是殖民時代被運到荷蘭的奴隸。奧斯特公園夏天經常舉辦各種節慶活動,例如一年一度的 Keti Koti Festival。Keti Koti 是蘇利南文,意為「斷了的腳鐐」,紀念十九世紀殖民時代宣布解放奴隸,終結荷蘭歷史的黑暗時期。

我到奧斯特公園參加 Keti Koti,公園裡充斥著一張張黑得發亮的臉龐。放眼所及,好像只有我和朋友是唯一的亞洲面孔。攤販、人潮、音樂、啤酒,到處亂竄的小孩與狗,滿天飄的五彩氣球,公園裡塞滿了共襄盛舉的市民。黑白皮膚交錯的景象,四海一家的和樂氛圍,反映對異文化的理解與包容,原來就是阿姆斯特丹最適合居住的祕密。▍





文、攝 謝雨珊



謝雨珊 台北人,曾在紐約擔任藝術雜誌編輯與時尚網站記者,對當代藝術與時裝設計,無可救藥地偏執與迷戀。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