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On the Go Travel
撰文.攝影=徐銘志
自由撰稿人,曾任《商業周刊》alive副總監、《今周刊》。對Lifestyle著迷,覺得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著有《日本踩上癮》。

仁者樂山,智者樂海。山與海往往是迥異的旅遊選項,不過這一個距離日本東京一小時車程的小鎮,卻能同時滿足兩種想像,或貪心想遊山也玩水的人。
鎌倉, 位於神奈川縣, 三面環山、南面臨海,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便是背山而坐的青銅色鎌倉大佛。雖然我慣常以小鎮稱之,鎌倉可是日本頂頂有名的古都之一。不同於京都的處處細緻,十二世紀依循京都開發的鎌倉反倒散發著樸實琢趣,小巧又不失韻味。正是這種靜謐、懶洋洋的氣氛,吸引著我前往一探究竟。
沒想到,受到古都名號吸引的遊客也不少,假日一早,從火車踏上鎌倉車站月台的那一刻起,就能明顯感受到人潮,車站附近可供逛街的「小町通」也滿滿是人。還好,鎌倉的幅員還算遼闊,想迴避人潮自是找得到方法。盛夏時節,我便朝著海岸而去。
不知為何,出發前透過照片,總覺得鎌倉的海有一種不同他處的魅力,卻又說不原因。在小鎮待上幾天我,三不五時就往海邊跑,終於發現這裡的海是一片很生活化的海,常民生活就融在這片海景之間。

讓我覺得最奢侈的,便是搭乘著營運超過百年的電車「江之電」從鎌倉站出發,一路延著湘南海岸而行,電車先是在「夾縫中行駛」,左彎右拐地開在民宅之間,然後越靠近海邊越來越開闊。海天一色伴隨著車行自然美不在話下,但更讓人稱羨的是,一些得天獨厚的車站,像是「鎌倉高校前」。這個車站僅一個月台,背山面海,鐵軌前是人行道與兩線道路,然後就是海了。坐在簡陋月台上簡易的座位,即使簡易,也絲毫無損其觀海「搖滾區」 的價值,幾乎恨不得電車可以多遲幾分鐘。
鎌倉的日常就在這片海岸中,一到夏日,天晴浪強的日子,海邊就盡是衝浪、風帆好手,形成了很有生活感的畫面:一前一後身著衝浪服的兩人共同提著浪板沿著人行道而行,強勁的海風將他們的頭髮往後吹散,頭髮輕盈飄逸,彷彿煩惱皆被拋在腦後。最特殊、讓人眼睛一亮的則是,可運送衝浪板的單車了。這種單車從本體一側長出前後兩個U型大掛勾,他們拿來擺放浪板,輕鬆到達海邊,自然也把握更多衝浪的黃金時機。
湘南海岸還有一絕景,可以看到富士山。這樣 的畫面頗為魔幻,前景為海,中間可見江之 島,遠景就是富士山了。只不過,這樣的美景多半是可遇不可求,當地人估計,一年之間僅 50 多天可見到富士山。
相較於海,鎌倉群山安靜卻不失其魅力。北鎌 倉就有不少清幽的寺廟,據說,當年為了令武 士坦然放下生死,眾多禪寺孕育而生。不少人 對於看一堆寺廟頗為無感,但若多了賞花的風 雅情調可就不同。當地人常自誇的表示,「這些 寺廟吸引人之處是不分季節的。」原來,依循四 時而綻放的花朵,讓講究禪意的寺廟也多了點 親近感。
當中,名聲最響亮的莫屬夏季的繡球花,日文稱之紫陽花,花色有紫有藍有白、也不乏粉 紅的。賞花最過癮的便是,放眼望去滿是嬌豔 欲滴的盛開花朵。酷暑到了北鎌倉後,不但清 涼不少,走在路上就能察覺到這是繡球花的天 下。實際進到以繡球花聞名的「明月院」,繡 球花主場優勢足以嚇人,幾乎包圍了整座寺 廟。賞花的人潮自然是絡繹不絕,若想清靜 點,最好避開假日或前往東慶寺、成就院賞花。
鎌倉的好還不僅於此,許多日本知名文豪,如 川端康成都在此住過;當今不少生活家、料理家 也都以鎌倉為基地。在鎌倉,你需要的只是安 步當車的心情與享受靜謐氣氛所需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