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腳下的樸實茶香

富士山腳下的靜岡也是卡通人物櫻桃小丸子的故鄉。
富士山腳下的靜岡也是卡通人物櫻桃小丸子的故鄉。

去靜岡之前,從來沒有去過夏天的日本,印象裡的日本應該是京都花見小路上氣溫三度的冷冽,也或者是東京公園初春櫻花滿園的宜人。第一次看到蔥綠色的日本,滿山的綠色,背景再搭上湛藍清澈的天空,即使氣溫飆破35度,頂著滿身的汗都覺得值得這一趟。

日本的綠茶大致上分成兩大派,一是京都的宇治茶,另一派別就是富士山腳下的靜岡茶。不是很懂得品茶這件事情,但是真要比較這兩個地方,我覺得靜岡的茶多帶了三分的樸實。正如京都是個觀光客必到的聖地,靜岡相較起來是個小鄉下,跟著茶農製出來的茶有著更多泥土人情的味道。

為了拍攝茶食,年輕又熱情的鄉公所農政科員,精神抖擻的一大早把我們從旅館挖起來,帶著我們開了一個小時山路,去找一群自產自銷的農家媽媽。在蜿蜒山路旁邊的一個山中小店前面下了車。放器材,按門鈴,早上七、八點,日本媽媽一開門就驚見一群奇怪的台灣人不在正常的時間來,一邊穿上圍裙忙著招呼,一邊順手把兩個茶包丟進去架上的大冰桶,插上電,冰桶轉轉轉地就開始製起了冰鎮綠茶。

靜岡茶被發展成各種的商品,從最基本的茶包、茶粉、茶凍、一路到茶羊羹、冰淇淋、茶大福、茶便當⋯⋯在京都似乎不曾看到這麼多樣化的副產品。如果用個很不禮貌的偏見比喻,靜岡就像是農村的村姑,感覺上不這麼盡情的妝點自己,就怕大戶人家的公子會看不上她。

車子往茶園開去,滿山的茶園,大大小小錯落有致,在某個轉角或是角度上看去,倒有點像台灣鹿谷的茶園,不同的是,這邊的茶好像遵守著某種日本的規矩,被修飾出特定的樣子。茶園旁邊排列了很多的電桿,每一根電線桿上都掛著個工業用的大電風扇,時間正值夏季,一路上的看到的茶園電風扇卻從來沒有開過。問了當地的茶農才知道那是初春的時候才開,因為屆時清晨的氣溫過低,怕結霜壞了茶苗的嫩芽,用電風扇把上面比較溫暖的空氣往下吹,讓茶樹可以保持溫暖。

這裡的茶園就開在住家的旁邊,緊緊的挨著房子圍牆。隨著日升月落, 早晨一開門就可以看到自家的茶樹今天狀況如何,晚上蟲叫蛙鳴,訴說 著一天的結束。茶農的一天都跟著自己的茶在一起。

小店裡面拍著茶食的成品,天氣實在太熱,我們很自動會去冰桶裝茶 喝,在台灣習慣看著老人們用熱水沖茶,在這邊的冰桶用冰水轉轉轉的 也是泡出了茶香與茶味都兼具的綠茶。看著山中小店的媽媽製作茶食, 感覺像是回到自己家的廚房看媽媽做飯。她們也很輕鬆的沒把我們當成 遊客,像是自家人一樣放我們在店裡面瞎搞。

愛喝茶的人可能多少都懂得品茶,喜歡品茶的人也都有自己一套「找茶」的方法。後來回來台灣再喝到靜岡茶的時候,都會不經意想起那群 媽媽的笑臉跟那天山中飄散著茶香與飯香的早上。一手端著茶杯,一手 拍東西的經驗很難得,如果你也擅於找茶,或許也會在靜岡茶裡面找到其他地方都沒有的特殊茶香。▍

分享: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